第0114章:回河的诱惑,保守派苏良和欧阳修 (2 / 3)

+A -A

        汴京的官员们也开始纷纷上疏支持回河之策,称此为抵御辽国之良策。

        而当苏良看到这篇《浚河故道疏》后,不由得紧紧皱起了眉头。

        在他脑海里浮现出四个字:三易回河。

        大宋之所以被后世不喜。

        除了靖康之耻外,还有一件事做的极度愚蠢,便是三易回河。

        而今,正是第一次回河前夕。

        在赵祯与官员们心里,黄河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军事天堑,抵御辽兵;其次才是黄河对百姓生计的作用。

        赵祯和官员们将黄河想的太简单了!

        暂且不论使得黄河东流要消耗多少财力、人力和时间。

        即使将黄河水移入黄河故道,黄河依旧还会泛滥成灾。

        黄河水患的根本。

        在于上中游的黄土泥沙过多,不断冲击,导致下游处泥沙堆积,河床过高,成为悬河。

        汛期一到,水无处可流,必然会泛滥。

        要使得黄河在汛期免于泛滥,需要疏通的是下游入海区段的泥沙,但此处堆积的泥沙,根本不是当下的人力条件能够解决的。

        在苏良眼里,目前的黄河水患根本无法彻底解决。

        只有多筑堤坝、多植树木、尽可能为黄河分流,才能减少大河之患。

        而今,回河之策,对解决黄河之患根本没有任何实际的帮助,还会让河北、京东这两个重税之地,遭受黄河施虐,民不聊生。

        实在划不来。

        但是――

        朝堂百官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

        其中,最吸引大家的地方,便是能够使得黄河成为军事天堑,抵御辽国。

        这个作用,对当下的大宋,实在太具有吸引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114章:回河的诱惑,保守派苏良和欧阳修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