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
这些馆阁老臣面色慈祥,见人带笑,哪曾想今日吵架甚是厉害,俨然如街头骂街的村妇。
这就是利益所致。
不到半刻钟,众臣便吃罢了饭,如厕完毕。
然后再回大庆殿,开始争吵起来。
也许是体力完全恢复了过来,或者是吃饭时又想出了新的论点。
午后论辩,群臣更加迅猛。
一个个引经据典,唾沫翻飞,说的有理有据。
赵祯坐在上面听着,不远处有几个内侍飞快地记录着。
无论是说者还是听者,都沉浸了进去。
丝毫没有意识到大庆殿内正发生着一件前所未有,甚至以后都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吵群架。
这时候,比的就是对大宋政事、兵事、民事、财政的了解。
比的是知识积累,是认知能力,是论辩的思想高度。
一些官员虽然渐渐词不达意,甚至被驳斥的面红耳赤,但这里毕竟是大庆殿,还没有人敢展开个人攻击。
欧阳修在一群馆阁之臣面前口若悬河,但没有一人再去提那首《望江南》。
……
黄昏时分。
这场涉及百官的吵群架,终于渐渐落下帷幕。
不是大家不想辩论了,也不是大家肚子里没有词了。
而是有近三成的官员,嗓子已经嘶哑了。
“好了,好了!”御座上的赵祯终于叫停了众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