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些能力不足者,在这百日内,必然甚是煎熬。
这百日的考绩也影响着年底的总考绩。
一些能力差、依靠着关系蒙混过关的官员要倒霉了。
而一些有卓越处事能力的官员,则会从中迅速涌现出来,将不再成为冗官体系下的遗珠。
这两日,苏良总是忍不住打喷嚏。
他明显感觉到,除了台谏、文彦博、包拯等几个好友外,其他官员见到他不是阴阳怪气,便是全然不搭理。
他们认为苏良是为了自己的仕途,而严重破坏士大夫官员阶层的利益。
官员们私下骂苏良的声音甚多。
诸如:当朝第一奸臣、媚主之臣、乱天下之人、酷吏等等。
苏良对此并未在意。
想要做一名卓越的台谏官,得罪人是常有的事情,没有朋友也是常态。
更何况。
他还有欧阳修、唐介、包拯、王安石、司马光等几个至交好友。
与此同时。
抑田亩兼并策与青苗法在民间也有了一些反馈。
河北、京东路推行得甚好,江南富庶之地和西北区域则是一般。
这都在苏良等人的意料之中。
百姓的穷富、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对朝廷的信任程度都影响着这些法策的执行。
只要是整体上行,新法便大有可为。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