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百姓加以编制,十家一保,家有两丁者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接受军事训练。
目的是:维护治安,节省训练费用,并建立军事储备,在战事来临时可上战场。
保马法,即由朝廷的牧马监养马改为保甲民户养马,借此节省养马费用。
这五法,前三个都没有异议,但后两个,却出现了分歧。
范仲淹与苏良皆不支持保甲法和保马法。
范仲淹率先道:“我对将兵法、裁兵法、军器监法皆无异议,但保甲法和保马法,实在是扰民之举,还与免役法有冲突,我们不应将军事分摊到百姓头上。”
苏良紧跟着说道:“我与范公意见一致,保甲法确实可使得兵农合一,但训练时间短,战斗力必然很差。此外令百姓养战马,先不说百姓愿不愿意,战马在百姓的手里,长此以往定然无战力可言……”
这时,王安石站出来解释道:“二位,保甲法意在为军队培养士兵,以后军队无须招募士兵,令民兵顶替即可,此外,民兵亦可防盗贼,护百姓,解决我朝军费过多的问题,至于保马法,不但省钱,而且能够增加马匹数量。虽然是将一部分责任放在了百姓身上,但利大于弊,富国优于富民……”
范仲淹和苏良听后,还是摇头。
“介甫,你太理想化了!民兵训练,皆由当地县丞、县尉负责,训练效果可想而知,我朝与夏辽不同,无须让‘民即是兵’,我建议废除此两策!”苏良再次摇头。
苏良也知晓保甲法和保马法的好处。
但此法有些急于求成,且对百姓造成的压力太大,故而反对。
一旁,范仲淹道:“举手表决吧!”
唰!唰!唰!
在王安石举起手后,富弼、曾公亮、王尧臣、梁适、司马光都举起了手。
反对者只有范仲淹和苏良。
这意味着反对无效,此策仍将呈递给中书与官家。
范仲淹和苏良也并未再据理力争,大家考虑的方向不同,很难说服彼此。
……
翌日。
此《强兵五策》出现在赵祯以及两府各个相公的案头。
赵祯未曾提出异议,除了夏竦外,其他相公也未提出异议。
这一次,夏竦与苏良站在同一个阵营中,他也反对保甲法和保马法。
他认为此法纯属胡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