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4章:大宋孤勇者,朝堂一根筋,苏景明! (1 / 3)

+A -A

        四月二十日,近黄昏。

        御史台,书案前。

        一篇三千五百余字的文章跃然于纸上,正是:《论枢密院与三衙之失疏》。

        苏良几乎是一气呵成。

        将近日来的所思所想,全都写在了纸上。

        随即。

        苏良朝着一旁的书吏说道:“将此弹劾章疏再抄录一份,原件呈递禁中,抄录本呈递中书。”

        书吏迅速接过弹劾章疏,坐在一旁抄录起来。

        唐介、欧阳修、何郯、范镇、周元等台谏官,全都围了过去。

        当看到章疏内容后,众人都傻眼了。

        “自先帝始,吾朝以尧舜为师法,待儒臣以宾友,崇文抑武,是为国策。然其本意在于防藩镇,治内乱,使得境内太平。然自本朝始,文人愈加骄横,全领武事,武人皆为副。”

        “近日,臣巡禁军军营,赫然发现,皇城之禁兵,孱弱、娇贵、慵懒、毫无斗气,皆不能战矣,若遇外敌,必将不堪一击。”

        “然罪不在士卒,军营风气涣散,将士皆好聚财货而不思进取,实乃枢密院与三衙之过。”

        “枢密院掌天下军事机密、边地防务、并兼禁军,即使难如太祖太宗般训练一支骁勇善战之师,也应使得军营中人人尙武,而非贪图享乐之风盛行。”

        “三衙掌管禁军操练,本应倾力而行,使得将强兵勇,然却死守枢密院操练规则,多年不变,操练之实质,更重礼仪之态,非向战而教,实乃下成。”

        ……

        “臣知,崇文抑武乃祖宗之制,然当下已矫枉过剩,武将受监军牵制、帅臣轻视,更有朝廷‘阵图’使得将士化为提线木偶,此非良兆,长此以往,将士日趋消沉,恐有亡国之灾。”

        “臣建议,重改兵制,提高士卒地位。武功,应与文治并重!”

        ……

        唐介、欧阳修等人看完章疏后,都木在了原地。

        苏良实在是太敢写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264章:大宋孤勇者,朝堂一根筋,苏景明!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