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9章:官袍挂御前,实乃一石三鸟之计 (1 / 2)

+A -A

        第290章官袍挂御前,实乃一石三鸟之计

        汴京城西,金梁桥东。

        赵祯结束了一场差点儿挨揍的微服私访后,坐上马车,在汴京城漫无目的地逛了起来。

        今日,他经受的打击甚大。

        商人们一下子拆穿了“宋辽兄弟之国”的假象。

        宋辽之间,哪有一丝真感情,全都是用钱砸出来的。

        “我们的脊梁骨挺不起来啊!”

        赵祯回想着卸药巷牙子孙三郎的话语,不由得又想起了苏良那句:澶渊之盟实乃城下之盟,我等后人皆应以此为耻!

        他的脸上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

        从利益角度,澶渊之盟对大宋是有利的,但从尊严上来讲,大宋已然丢了脊梁骨。

        大宋美其名曰:岁赐,其实就是花钱保平安。

        赵祯能想象到,边境榷场大宋商人与辽国商人做生意时那种神态。

        不服气,却又无可奈何。

        当朝廷处于弱势之时,百姓便带着一种天然劣势。

        卸药巷商人对辽人的仇恨。

        来自于辽人长期的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来自于大宋朝廷的不争气却还想着粉饰太平。

        这些底层商人所经受的白眼与委屈,赵祯与士大夫官员们是根本看不到的。

        岁币一日不除,燕云一日不复,百姓便一日在辽人的面前抬不起头来。

        赵祯长叹一声:“朝廷,确实给百姓丢脸了!”

        ……

        一个时辰后。

        赵祯终于确定了内心的想法。

        大宋国运绝不可寄予别国之身,拳头才是硬道理。

        军事不强,大宋便是畸形发展。

        即使再富庶,一旦辽骑南下,所有的繁荣都会荡然无存。

        既然是全宋变法,便不能只着眼于内部,取消辽国岁赐,收复燕云,也应成为变法的目标。

        近黄昏。

        赵祯回到了垂拱殿。

        御案上,已堆起一份份奏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289章:官袍挂御前,实乃一石三鸟之计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