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国子监的艰难,赵定构想 (6 / 7)

+A -A

        开设尚医堂,培养大夫。

        开设土木建筑学,重点培养工部所需人才。

        另外在国子监的基础上,拆分三等不同等级学院,按照所学简易划分。为初,中,高三种不同学府,国子监为统筹。

        每一个初,中,高三等学府,晋升皆由考试选拔进行,至于所考取的内容,皆由其入学之时所学科目决定,

        如今国子监内所学的儒学,史学,文学为基础,重点考核项目依旧为各自入学之时所学科目。

        至于人才选拔,则从民间挑选,凡十岁以上适龄儿童皆可入学,士族,寒门,平民子弟皆可。

        其中士族三千人,寒门三千人,平民三千人。

        前三年,入学所需花费皆由户部拨付,此事由我待会与父皇呈奏。

        前三年免费,后三年之后,进行半工半读,统一食宿,统一作息,期间每年设立考核机制,好吃懒做者,偷奸耍滑者,一律开除。

        人数暂定为九千人,加上原来的国子监人数,整个国子监人数扩充为一万二两千人。”

        赵定的想法很简单。

        你们想要团结多数,压制少数,那我就将你们的多数压制到少数。

        而之所以将扩充人数,以此稀释你们的话语权。

        而至于那士族三千人则大部分从大乾九州二十四府选取,如此一来,看似士族人数也有了一半之多,但别忘记了,地方士族和应天的士族可并不对付。

        如此一来,其中可操作的空间可就大了去了。

        最为重要的是国子监由他赵定做主,由张仕纬做主,有这么一个三朝帝师在,那些地方士族所依附的对象有且也只能是他赵定和张仕纬。

        “燕王爷,你这是阳谋啊。”

        听完赵定这话,张仕纬一脸苦笑的看着赵定。

        赵定这个想法不能说不好,而是真的太好,一方面稀释了大乾顶级士族在国子监的话语权,另外一方面也给了那些之前被打压的平民百姓以及寒门阶层一个上升的渠道。

        若是真的能够实行下去,等着这些新招收来的国子监学生进入朝堂,慢慢的大乾的朝局也就会发生改变。

        但阻力也必然是有的,可就算是那些世家大族却也不敢直接跳出来反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第一百四十一章国子监的艰难,赵定构想 (6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