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大环境 (3 / 4)

+A -A

        说什么救死扶生,说什么医者仁心,自己都吃不上饭,找不到工作,还谈什么救死扶伤?

        不少医学生填志愿的时候,可能有着各种憧憬,但是进了学校之后,了解的越多,心思也就越多。

        特别是综合类院校,不少中医专业的医学生为了毕业之后能更好的找工作,大都选修了西医临床。

        这就是现实。

        “改变环境?”孙守文若有所思。

        “其实我觉得,咱们不少老前辈在收徒方面都太过严格了,一些老传统固然要保留,但是也要适当放开一些。”

        方彦笑着道。

        不少老中医其实还有着比较传统的心思,只是一味的去反对,而不去做事情,这一点就很不好。

        就比如孙守文,他不赞同郑仁军的说法,却也仅仅只是不赞成,却不会去做什么改变。

        这其实就等于走向了两个极端,传统派过于保守,新派过于放飞,一个墨守成规,一个完全抛却中医根基。

        “小方,有时间可以来沪上,咱们好好聊聊。”

        下午会议结束的时候,孙守文向方彦发出了邀请。

        其实像孙守文这种坚持了数十年观念思想的老人,固有观念其实是很难被人打破的。

        这一点只要和固执的人聊过天的人都能知道,很多道理他们是听不进去的,因为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逻辑思维,并不会随意认可你所说的东西。

        像孙守文,一些平辈的人,多半不会和孙守文去抬杠,年轻人说再多,孙守文都不会认可,说的多了孙守文反而会厌恶。

        其实让一个人打破固有观念最好得办法其实就是好奇和探索。

        就像是克利夫兰诊所的卡尔一样。

        你要是主动给他说什么中医,他可能一句话都听不进去,但是如果他自己产生了好奇,他就会去了解,去学习。

        孙守文最初对方彦其实是有点不喜的,而方彦也没有主动和孙守文说话,在乔慧琳的事情上,在和郑仁军辩论的事情上,孙守文主动对方彦的观感有所改变,主动和方彦说话。

        如此,方彦的一些话,孙守文反而听了进去。

        当然,这个前提也是方彦足够厉害,在水平上碾压了孙守文,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个效果。

        所以说,真理是建立在拳头之上的,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弱者没有发言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全职中医 第361章大环境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