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章 船若烧,我爹岂不沦为襄樊笑柄? (2 / 12)

+A -A

        “我没什么意思。”关麟解释道。“我只是觉得,这批船若被烧了,那固然对现在的局势并无太大的影响,可枯水期总将过去,待得明年涨水期到来,没了这批船,我爹那赖以成名的水军,就完犊子了!”

        关麟加重语调,“关家军之所以强,强在其是水战、陆战均精通,倘若这些船被一把火烧了,那就无异于老虎被拔掉了牙齿,雄鹰被摘去了翅膀,关家军会沦为一个最大的笑话!我爹也会沦为这襄樊最大的笑柄!”

        关麟的话有些重…

        但,这却是——爱之深,恨之切。

        历史上,在湘水划界之后,襄樊战场,有至少二到三年的和平期。

        直到建安二十四年初,关羽才再度开启北伐,才有了建安二十四年八月的水淹七军;

        有了这一年十月的白衣渡江;

        也有了这一年底的败走麦城。

        关麟推测,之所以北伐推迟了三年,襄樊战场相对平静的三年,或许有“湘水划界”的原因,将长沙、桂阳这样的粮草、军械重城划分给了东吴。

        导致粮草的积攒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绕不过去的,一定有文聘的那次烧了关羽战船的行动。

        要知道,古代造一艘战船,需要耗费的时间、人力、财力、物力…是不可想象的。

        极有可能,就是因为文聘的这一把火,关羽才被迫拖延北伐。

        否则,按照他的性子,怎么可能两、三年按兵不动,让襄樊战场风平浪静。

        乃至于这两到三年,曹操竟把重心放在了东吴的濡须口上,这是完全不把老爹关羽放在眼里呀。

        关麟将他能说的话,能讲的道理悉数娓娓告知于廖化。

        而直到此时…

        廖化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呼…呼…

        粗重的呼气声自他的鼻息间传出,他已经彻底将“来此的目的”、将那“张仲景的弟子”,将那‘张仲景的义女敲响的登闻鼓’抛之脑后。

        所谓——事有轻重缓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曾孙女哭错坟,我爬出纠正! 第一六九章 船若烧,我爹岂不沦为襄樊笑柄? (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