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李端请动韩灵符入宫的时候,京军改制便已成为定局。
韩灵符却坚持行礼,缓缓道:“陛下,老臣怕是没有多少时日,今日若不行礼,或许这辈子都没有机会了。”
今日之后,如果韩灵符再向他们提出过分的要求,他们便有理由拒绝。
陆沉不禁看向那位坐在圆凳上的老人。
“谢陛下。”
陆沉心里泛起一阵无力感,他的根基在边军,即便功劳再大也无法扭转这种强大的群体意志,总不能在文德殿上演全武行,用武力逼迫这么多重臣低头。
“臣遵旨。”
在萧望之因功晋升之前,韩灵符是唯一凭借扶保江山之功加封国公的武勋。
李端颔首道:“韩公开口,自无不可。众位爱卿都平身吧。”
陆沉和那位中年男人连忙将韩灵符搀扶起来。
王晏心中一叹,垂首道:“是。”
“老臣惟愿,陛下福泽绵长,大齐千秋万代!”
这时老人又轻轻拍了一下陆沉的手背,和蔼地说道:“你很好,希望你未来能更好。”
只不过这位老人因为身体抱恙,多年前便退出朝堂,很久不曾过问朝政。
至于实情究竟为何,两边心里都非常清楚。
“老臣参见陛下。”
满殿肃穆,群臣莫不动容。
面对韩灵符复杂的目光,李道彦心中喟叹一声,颔首道:“国公言之有理。”
至少他可以改变一部分文臣尤其是几位尚书的态度。
李道彦静静地看着这一幕,他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当年的很多故事。
枢密使郭从义第一个站起来,其他人纷纷起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