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尘埃落定。
天子往前走出两步旋即停下,转而对陆沉说道:“山阳侯,替朕搀扶荆国公。”
陆沉应下,旋即便搀扶着身边的老人走出文德殿。
但是对于百官而言,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若是这一步直接退让,后续会更加麻烦。
李端心中松了一口气,连忙点头道:“宣。”
陆沉先前所提之中下级军官调换,这对京军的未来的确有长远的影响,但这是一门水磨工夫,短时间内不会造成特别明显的变动。
陆沉望着老人慈祥又满含深意的目光,认真地答道:“国公爷的嘱咐,末将必定谨记在心!”
他拂开袍袖,艰难地跪了下去。
故人终将老去,终将逝去。
他转身对天子行礼道:“老臣支持陛下的决议。”
还以天子之礼。
其实不光他一人如此,王晏、刘守光和李景达等军方大人物,或多或少都受过韩灵符的恩惠。
殿内重臣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尤其是郭从义和王晏低头之后,其他人便没有继续做无用功。
在韩灵符入宫之前,李道彦一直在思考天子的决策。
然而天子的决策更加直接,他将北衙一分为二,让刘守光分拆王晏的军权,紧接着将南衙一分为三,侯玉和郭从义各领其一,第三位大将军却委任陆沉,可以想象这项任命会引起多大的风波。
韩灵符忽地抬手轻拍陆沉的手背,满含深意地看了一眼这个从边疆杀入京城、一步步走进大齐权力中枢的年轻人,然后往前走了一步。
满朝重臣悉数跪地劝谏,仿若李端做出一个无比荒唐的决定,以至于他们只能选择这种激烈的态度。
从古至今,忘恩负义之辈自然会被人戳脊梁骨。
简而言之,韩灵符是京军南北两衙的奠基人。
陆沉应下,快步走到那位满头稀疏白发的老人跟前,搀起他的左臂。
那时候天下大乱,王朝几近倾覆,二十多岁的李端惶然南奔,他和韩灵符一文一武,替那位年轻的天子撑起大齐的天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