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437【天地有万古】 (2 / 3)

+A -A

        这是一个极有大局观和决断力的能臣,虽然近些年他不如薛南亭风头正盛,但是明眼人都知道他才是名副其实的江南望族魁首。

        两次入京,他见过各种各样的高官权贵,既有两位宰相这样的治世能臣,也有郭从义和王晏之类的平庸之辈,还有刚烈如大皇子李宗朝、阴险似三皇子李宗简,可谓形形色色千奇百怪。

        陆沉暗自思量,又觉得那位充满智慧的老者不会将希望寄托在一个年轻武勋身上,毕竟他前几天亲自监斩了数千人,其中大多数都是江南世族的子弟。

        四支禁军和三座京营的改革没有遇到任何阻力,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京城会形成内有五万禁军、外有十二万京营大军的守卫力量,而且这些兵马都在天子的直接掌控之下。

        在如此安宁祥和的气氛中,一辆宽敞的马车从南城永华坊山阳侯府出发,穿过大街小巷,一路行往东南方向的平康坊。

        此番相请,总不会是李道彦单纯想请他吃顿饭那么简单,陆沉没有这么幼稚。

        他为官将近二十载,无论是在京城还是下面州府,官声历来极好。他不光有治理庶务的能力,在学问上的造诣同样很深,尤其是一手经义文章令人赞不绝口。

        甚至有人发出叹息,只说李适之若非头顶上有個更加厉害的父亲,一直压着他的升官之路,想必他早就能进入储相的行列,又怎会落在钟乘的后面?

        面对比自己年轻二十岁的陆沉,李适之没有丝毫不适,面带微笑地请他入府,然后一路相陪。

        “这次京中叛乱能够平定,陆侯居功至伟。其时下官在府中养病,骤然听闻反叛之声,一颗心便悬了上来。后来听说陆侯率边军精锐赶赴京城,下官才松了口气。”

        李适之语调平缓,并未刻意做出惊讶之态。

        陆沉不疾不徐地说道:“此皆陛下指挥若定、将士们奋勇争先之功,我不过是尽了自己的本分。”

        “陆侯太过谦虚。”

        李适之笑了笑,又道:“下官听闻陆侯将要远赴沙州,解决那桩延续十多年的隐患,那便预祝陆侯一路顺风,再建功勋。”

        &ntadv陆沉转头看了他一眼,亦微笑道:“承蒙吉言。”

        闲聊之间,已至锦麟堂外。

        李适之将陆沉送进堂内,待主客见礼、仆人奉上香茗,他便向老父行礼告退。

        走在幽静雅致的回廊上,这位中年男人眼神沉静,如静水流深,难辨真意。

        ……

        锦麟堂内,清香袅袅。

        既有雨前清茶之芬芳,也有炉鼎内沉香之氤氲。

        李道彦时年六十六岁,在这个时代自然算得上长寿高龄,而且很难断定他还能活多久。

        老人坐在上首的太师椅上,看着陆沉脸上的关切之情,打趣道:“要不是老夫下了这个帖子,恐怕你还是不肯主动登门。”

        陆沉老老实实地说道:“老相爷,您是当朝宰执,而晚辈是军务大臣兼京营主帅,私下里自然要保持距离。自古文武有别,尤其是现今的局势下,总得注意避免引起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老人抬起苍老的手指点了点他,笑道:“不尽不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九锡 第439章 437【天地有万古】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