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到达鸿钧这等层次,一个神魔跟脚若是没有至宝遮掩,他差不多都能看透,女娲的跟脚他也能感受到。
女娲跟脚为先天阴气孕育,但女娲打破跟脚限制,修的是五大至高法则:造化法则,走的是造化法则证道之路。
而仙道便是如此,依靠练气修心来圆满自身,寻找自身喜欢的道,打破神魔本身限制,达到所不能达到的境地。
可以说,女娲无意间走了“仙道”的路子,只不过这条路由于缺乏指导,走的有些歪。鸿钧甚至可以感受到女娲肉身的不完美,道基的不牢固,这在证道时绝对是很大的缺陷。
幸好女娲此刻才太乙境界,还可以经过三花聚顶,五气朝元,达到全身混元如一的境界。
要是再晚一些,说不得就需要大量功德来弥补这些缺陷,欠下一些天道因果,才可证道。
所以说,女娲这是鸿钧除盘古血裔外,见到的第一个让他心动的好苗子,灵性斐然,道性天成!
一路上,女娲与鸿钧相谈甚欢,在鸿钧有意介绍下,女娲对他们师徒五人也有了一些了解。
记得路上经过一座山,这座山极为奇特,因为它一边高,一边矮,同周围自然的山脉比起来,难受极了。
但同时,这座山上弥漫大量道韵,就算离的极远也能感受到沉重的压力。
看到女娲眼中疑惑,鸿钧解释道:“此乃昆仑论道山,原本不过一普通山脉,后有一天二徒元始想要同小徒元青来一场论道,便在此处,约定:各占一半山,谁赢一局,山便高一分;谁输一局,山便矮一分。”
“如此论道千年,此山因二人道韵渲染,竟多了些规则,能留下道韵,辨道真假,故名曰:论道山!”
女娲好奇问:“最后谁赢了?”
鸿钧微微笑道:“元始徒儿论道后闭关万年。”
女娲恍然,她便对元始有了最初印象,骄傲、刻苦、不服输。
又过了一日,三人路过一处山脉,此山脉有五座山,五座山却各不相同。
一座喷涌灵火的火山,一座灌满灵水的水山,一座灵土堆积的土山,一座长满灵植的木山,还有一座散发煞气的金山。
五座山成五行之势,又合太极八卦之阵,相生相克,极为不凡。
五座山的中央,有一火炉,炉子底下有八卦旋转,上有蕴蕴烟气缭绕,浮在半空,若不是旁边坐一道人,还以为是天地在炼丹!
那道人便是老子,老子被鸿钧赶出洞府后,便一直在此炼丹,由于此丹到了最后关头,鸿钧那里也有来人,便没有前去,只是在原地向鸿钧行礼示意。
鸿钧摆摆手,让老子继续炼丹,不用管他。
女娲伏羲却被这道人大手笔惊到了,这五座山一看就不是天然而成,应该是这位道人布下的炼丹场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