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2章 卸甲 (1 / 2)

+A -A

        拥有足够的觉悟,背负着他人的期望和嘱托,踏上了西行之路的曹纯。

        成为了所有军团当中,最快收拾完毕,进行待发的军团。

        而在长安当中,闲的无聊的吕布,也是靠着自己的自愿,赵云的举荐,获得了同样参与其中的机会。

        而对于这种名义上是参观,实际情况犹未可知的战场,张辽和高顺,本质上来说是不反对的,甚至是颇为支持的。

        并州这个地方的人民,原本是很贫穷的,生活是很困难的,光是农业耕种,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生活压力相当之大。

        可是自从完成了体系转变,采取向北开拓,利用北方游牧民族的劳动力,积极进行道路开阔和矿石开采,强化矿石冶炼,走上了以冶炼钢铁进行发展的道路,人民的生活,确实富裕了不少。

        在这个时代,钢铁的价值还是很高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硬通货,不存在价值过于衰减的问题。

        尤其是在后续当中,以国家层面的对外开疆拓土,大量农用器械的升级和换代,都意味着庞大的钢铁消耗量。

        至于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整个汉帝国当中,钢铁这一方面的供需关系,都将维持着供小于求的局面,那价格自然还算坚挺。

        可以说在这一方面,吕布等人对于并州老百姓的回答,也算是交出了一份相当不错的答卷。

        至少这个时候的并州老百姓,不至于为自己的下一顿伙食而操心,不用去担心朝不保夕的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一直维持下去,自然要有持续不断的投入和正向循环的发展。

        如此一来,吕布的这种行为,倒也还在刘桐的理解范围之内,至少能从现实的层面去理解。

        虽说这种做法,按照正常的人为标准和道德标准,确实不是那么美好,但至少也过得去。

        对于游牧民族的人来说,从以前吃不饱穿不暖,到现在衣食无忧,至少也是一种进步。

        基于经济效益和经济利益什么的,被别人拿走也很正常。

        受限于环境因素以及天气因素,再加上吃饭时间和正常的休息时间,一天能工作四个时辰就不错了。

        按照这个工作的时间长短,对比了一下聊天群内的情况,刘桐真心觉得问题不大。

        毕竟没有灯光的照顾,又是在相对高纬度的区域,能够正常工作的时间,受限于现实当中环境限制,其实还是蛮人道的。

        不过那仅仅只是针对于聊天群内的人而言,而对于这个世界的吕布来说,或者说绝大多数的从业者人员,已经开始在构思着更多的方法,来提升钢铁产量。

        在吕布的头脑看来,当前的人数能够铸造当前的产量,那么加人不就能够加产量了吗?

        北方的劳动力,或者说是游牧民族,在他的可持续性扫荡之下,已经少了很多了,每一次出击的收获,也变得越来越少了。

        不管是抛砖引玉,还是扩大扫荡范围,带回来的收获也少了很多。

        本以为这条路再也走不了的吕布,自从知道西域以西还有很多人以后,估算了一下双方的距离,瞬间心情就好了不少。

        距离翻了两三倍,但是劳动力基本上唾手可得,这不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神三群聊:三国 第2422章 卸甲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