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所谓治世之能臣 (1 / 3)

+A -A

        第48章所谓治世之能臣

        无论哪个时代,实行统治的前提都是了解情况。

        欲收税,则必先清点人口田产,编户齐民;欲施政,则必先考察人文地理,存问风俗。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高祖攻入咸阳时,萧何首先要抢救和收藏秦朝中央保存的地图、律令、户籍等档案文件——这些无人在意的东西才是整个天下运行的“操作系统”。

        凭借萧何所保管的那些图书和典籍,楚汉争霸中,高祖才能够对全国地理、人口、民风、民俗、百姓的需要和反对,都了解得一清二楚,最大程度地发挥战争潜力。

        如今的上计,便是身处雒阳的大汉朝廷了解各地情况的常规手段之一,也是尚书台考核州郡官员政绩的主要依据。

        打个比方,上计就是每年一次的数据库更新,以此给系统进行定时维护。

        正是因为如此重要,尚书台专门为此分设了三公曹这个部门。

        一般来说,他们的工作,既要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甄别真伪,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对官员政绩进行考核评判,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非华歆这种经验丰富的技术官僚不能胜任。

        而桓阶入仕不久就遇到这种等级的难题,只觉得千头万绪,根本无从下手。

        徐嘉树这句“包在我身上”落在他耳中,简直就是在世仙音,救苦救难了!

        如果不是刚刚认识要保持士人风度,桓伯绪恨不得现在就紧紧抱住他的大腿不松手了,为了表达内心的敬仰之情,桓阶赶忙给炉子里又添上几块木炭,以免冻着了这位徐博士。

        “那我现在叫人去把账簿搬来?”

        他脸上七分希冀,三分羞涩地问道。

        两个州的账簿,全部刻在竹简上,即使是草草地看上一遍都是个不轻的体力活,初次见面就让人帮这么大的忙,桓阶实在有些受之有愧。

        怪不好意思的

        “谁要看账簿了?”,徐嘉树眉头一皱,不解地问道:“做考核为什么需要看账簿?”

        他是真的不能理解,一个手握部长大权的人为何要把自己当成苦逼的小科员——上计本身当然很重要,但考核就未必了。

        桓阶傻了眼,“不需要吗?”

        “需要吗?”

        “不需要吗?”

        桓阶喃喃自语,开始怀疑人生。

        “尚书左丞急着要的,是考核结果”,徐嘉树坐在炉边一边搓着手,一边对桓阶解释道:“那伯绪就给他考核结果。”

        “怎么个给法?”

        桓阶忙陪坐一旁,摆出洗耳恭听的架势。

        “比如把兴修水利的,或者抵御外族的太守们评为上等,把打了败仗的,百姓逃荒的评为下等.怎么都可以,只要伯绪认为合理就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三国:我才不想在乱世谈恋爱 第48章 所谓治世之能臣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