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蔡琰陷入沉思,徐嘉树仰头继续挂自己的朱索——毕竟是惊世骇俗的事情,总要一点时间考虑的。
说起来,蔡邕这老头也应该发挥一点作用了,以他在士林的地位,天天躲在左中郎署摸鱼实在是太浪费了。
蔡伯喈是当代大儒里少见的横跨经学、书法与音律的全才。
进行教育改革,重新把君子六艺摆上台面,一震汉儒沉迷谶纬考据的衰风,舍他其谁?
几天后,一道竹简摆到了尚书令案前。
“请重开太学疏?”,王允喃喃道,“倒是有点意思.”
如今朝廷初步稳定下来,经历了一开始的饥荒动荡之后,长安的情况也比预想中好很多——至少内城是这样,那么作为中央,小规模地重建太学也不是不行。
左右不过顺手的事,只是没人提起这茬而已。
他继续看下去。
“太学中开设六艺.”
看到这一条,王允不禁摸了摸下巴。
哪怕放在一个月前,这条也必然是不可能通过的。
道理很简单,如果六艺作为官方科目,按照太学制度,考试优异者是能为郎的,也就是说,新增了几倍的入仕渠道,那么经学世家对官场的垄断就会瞬间动摇。
这可是比当初的鸿都门学严重得多的事情。
鸿都门学只不过新开了一条并不干扰的渠道,就收到士人群起而攻之,甚至先帝刘宏的声望也因此大为受损。
这条更是直接从大族手里抢食,袁杨为首的家族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等等,袁杨呢?
一个灭门,一个半残。
哦。
那没事了。
对于袁家的遭遇,王允是没什么波动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