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余波 (2 / 7)

+A -A

        等传扬出去,还不知道要被多少反董士人激赏!

        细数当世豪杰,除了当初袁绍与董卓拔剑相对,渤海起兵之外,竟无一人比得上他的作为。

        子茂啊子茂,既然不是为了邀名,到底是为了什么抛下大好前程做出这种事?

        让你勉励,也不是这么个勉励法啊!

        眼下事情起了这样的剧变,对荀攸来说,却只觉得祸福难料。

        董贼势力看似庞大,实则系于他一人之上,除此之外的任何目标都不过是巢下之卵,不值一提。

        如今独孙横死家门,又不知董贼作何反应,会对大局产生什么影响。

        荀攸只是匆匆饮了几杯茶水,便起身去司空府求教荀爽了。

        ——

        正当董羽的死讯从长安沿着狭窄的崤函古道马不停蹄地奔向雒阳时,徐嘉树一行人才刚走出了右扶风的地界。

        估计等他们出了司隶校尉部的时候,董卓才能知道这个消息。

        桓阶嫌车里拥挤闷热,便骑上马与徐、甘齐头并进,三人聊起了那七日的经过。

        “我原本只是以为子茂的仕途要受一些挫折,没想到竟然是直接完蛋了”,桓阶颇为唏嘘,“庙堂没有子茂,真是一大憾事!”

        这话指的当然不是那些公务员摸鱼小技巧。

        只论真实水平,徐嘉树在这些郎官里也是出类拔萃的,举凡政事,应对如流,没有半分迟滞,乃是桓阶生平仅见,便是那些老侍郎也感到头疼的事情,照样难不倒他。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听到这话,徐嘉树下意识文抄了一句,想起车厢里的几个人,这往脸上贴金的话却是说不下去了。

        他忧了什么君?

        小皇帝刘协刚知道姐姐重获自由,很快就会发现人去楼空,到时候怕是找他徐子茂单挑的心都有。

        看了看自己与桓阶身上的郎官朝服,只得叹了口气道:“世事如水,难以预料”

        这就相当于隆中对都有了,结果刘皇叔转个身,选择落草为寇成了好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