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名为麴义。
而另一位主角则是占据了南阳郡的袁术。
南阳作为天下第一大郡,户口足足有百万之多,实力基本可以视为一个单独的大州。
遍数天下诸侯,在董卓死后,吕布领并州军回乡,再算上此时被表为豫州刺史的头号马仔孙坚
袁公路猛然发现,眼下实力最强的,居然是他自己!
袁术是什么人,没有金刚钻也要揽瓷器活,更何况现在实力强横,更是野心膨胀,对于异母哥哥拥立新君的提议,他不但毫无兴趣,反而再一次站出来公开拆台。
毕竟人家刘伯安有名声有能力有地盘,真拥立起来了他袁术的皇帝梦肯定就没戏了!
两兄弟一个想拥立,一个想自立,就此彻底闹翻。
率先出招的是袁术,他结盟袁绍南边的陶谦,准备简简单单来个远交近攻。
而袁绍不出手则已,出手就是一套连环计。
首先是以彼之道攻之彼身,同样结盟袁术的邻居兼名义上的上司,荆州刺史刘表;紧接着是离间计,写信告诉袁术,玉玺在孙坚手上的消息,以他对自家弟弟的了解,不出手抢夺绝对是不可能的;最后袁绍表会稽的周昕为豫州刺史,想兵不血刃地接管袁术头号马仔孙坚的地盘。
相比袁术只能骂他是小婢生的过过嘴瘾,袁本初招招奔着要害而去,两人可谓高下立判。
初平元年冬,袁术一边要对付前来抢地盘的周昕,一边盘算着怎么把孙坚手里的玉玺弄到手里,还要小心背后刘表的背刺。
好在他至少没蠢到极点,反而做出了非常不错的应对:首先派人去驱赶周昕,保住孙坚的地盘,然后再让孙坚去讨伐刘表,这样不管谁赢谁输,得利的都是他袁公路。
两兄弟斗法,引得不久前才在一起团建喝酒的诸侯们纷纷站队——大部分都站在盟主袁绍这边,关东局势呈南北对抗之势。
而在少有人关注的西边,韩遂、马腾引兵进入郿县驻扎,使得原本如同一堆干柴,只等些许火星将之引燃的长安城突然被泼了一盆冷水,荀攸与王允这两股士人本就互不统属,在李儒的压力之下更是只能各自为政,不敢轻举妄动。
相比起其他人,荀攸的情况稍微要好一些,身为黄门侍郎,天子近侍,受到的限制要少很多,可越是能看清眼下的局势,越是感觉敌我差距悬殊,需要等待时机。
初平元年冬,除了工作需要之外,荀公达整日高卧不出,只求消失在李儒的视野里。
一阵凉风卷起,几案上那封已经看过很多次的信纸被无声吹落在地,正是子茂寄来的。
“《周易》有云: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躺在榻上的荀攸微眯着眼睛自语道:“子茂此去,可谓君子豹变矣!”
他可能是这群士人中最快意识到董卓之死并非一件好事的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