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一起鄙视完李儒的出身和见识,荀攸开始谈起正事,“我有一计,正要侍中相助方可成行!”
当初郑泰义舍诸人之中,他能借助工作名正言顺联系的,也就只有这位种辑了。
“公达快快讲来!”
种辑对这位颍川荀氏的点子王可谓心悦诚服——当初就是荀公达选中了吕布,断言董贼与他的义子无法久处,将来必有一番争斗,然后就应验了,吕布还真就拔剑砍下了董贼的首级!
直到现在他都在想,如果早点下手拉拢吕奉先,朝廷又何必沦落到这番田地
“刺杀董旻”,荀攸言简意赅,“如此董氏便再无一个可以服众的人选。”
“有李文优在,真的能做到吗?”,种辑忍不住质疑道。
从雒阳回师以来,李儒就留给整个长安城的士人一个算无遗策的印象,硬是让他们被一群败亡在即的逆贼乱军压得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城内外的义舍都被迫关门之后,更是连串联的场所都没有了,单个士人行动之前,都不得不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本事。
闻言,荀攸忍不住横了他一眼。
以前每次开会叫得最凶的就是你,有什么想法第一个跳出来质疑的也是你,现在计划有了,事到临头怂的还是你!
什么虫豸!
好在荀攸养气功夫足够——或者说这么大岁数,早就知道这个世界就是有很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
(历史上刺杀失败之后,何颙、荀攸入狱,郑泰则逃脱投奔袁术,伍孚亦被董卓所杀,唯有种辑下落无记载,下次再出现已经是五年之后的郭汜营中。)
“如今韩遂马腾在侧,董氏势大,只凭北军恐怕难以正面与之抗衡”,他耐着性子给种辑分析道:“而且我们毕竟是臣子,无论如何要顾虑天子的安危,不能把天子置于危险之中,所以为今之计,只能重启之前的刺杀计划,这是最好的选择!”
见荀公达被逼的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种辑下意识点点头。
“好”,然后又皱着眉头问道:“可是谁去呢,有合适的人选吗?”
吕布这种贪得无厌又目光短浅的工具人可不是那么好找的,何况当刺客至少要能打吧,别像荆轲那样被人蛇皮走位给活生生耗死了
“有一人”,荀攸再一次顾盼四周,确定没人之后道,“是之前刺杀董贼的人选,如今依然可用。”
“谁?”,种辑问道。
“越骑校尉伍孚。”
越骑校尉乃是北军八校尉之一,除非战时,否则这八个人就是北军的最高长官,可谓位高权重。
而且董卓死后,北军与西凉军的关系变得若即若离,在这种时候,伍孚的地位就更加重要,甚至可以说是董旻和李儒最优先的拉拢对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