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志才倒也没有很意外,前汉名将,淮阴侯韩信以下,卫霍并称双壁,少有武人不把这两人当做偶像的,敢说出这话,至少说明此人的心气不低。
虽然两人门第天差地别,他与荀彧相处起来脸上却是一点也没有自卑之色。
头发花白的母亲临走前,没有叮嘱别的。
可没想徐子茂这个创业团队是真的缺人,连等郭嘉游历归来都等不了,直接就顺杆子往上爬,要他重新举荐一个。
用球队打比方,巅峰期巨星,未来超巨,潜力新人一应俱全,而且全是寒门出身,妥妥的低薪高能,几乎就是一个王朝球队的底子。
戏志才听到这个去处,本能地打起了退堂鼓——有用武之地施展才华自然是他梦寐以求的,可是就他这个体格,未必扛得住那边的天气啊。
看到他的动作,戏志才非但不领情,反而眉头一皱。
概括一下,就是遵从本心,不然他根本没必要出现在这里。
荀彧之所以推荐郭嘉,那是因为奉孝加冠不久,出身又不高,严格来讲算是个没出身没名气没经验的三无实习生,有用人单位肯要就不错了,哪里轮的到他挑挑拣拣。
徐嘉树还非常慷慨地给了一大笔转会费,用以维持戏志才一家人的生活,等到他将家中亲朋托付给荀彧之后,便要告别这处庄园住了很久的庄园。
一旁看戏的荀彧举起茶杯,用宽厚的杯底遮住脸上的表情。
知道的人都知道,戏志才此人,除了心思缜密,计谋百出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落俗套,不喜欢听那些陈词滥调。要是徐子茂脱口而出什么复兴汉室,拯救苍生之类大而无当的话,恐怕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就要大大地减分了。
“安定郡,凉州啊”
所以,自己的志向应该是和妹子们把日子过好了比什么都强?
不行。
出于对好友荀彧的信任,他还是接过了大氅,没有直接拒绝徐嘉树略显唐突的好意,而是开口问道:“子茂之名,在下也有所耳闻,如今既然据有安定郡,不知志向在何处?”
荀彧也不见外,此人常常发表一针见血的锐利见解,被他引以为良师益友,伸手示意道:“这位是徐子茂,可以算是如今实际上的安定太守。”
荀彧却忍不住插嘴道:“子茂这所谓人人自安,却与法家不同。”
刚好和刘营的身份对得上,说出去也挺体面的,与之前在模拟中做郎官时所说的效仿班定远比起来,算是更进了一步,这也很合理,理想要随着现实一步步上升嘛,人家曹老板最后的理想不也变成了要做周文王嘛?
“.”
若不是看在大侄子的面子,荀彧还真不一定舍得推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