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懦夫畏死终须死
事实上,颜良在袁绍帐下的地位其实并没有多高,勉勉强强算是二线人物。
不管是演义还是正史,他都属于那种作者耗费不少笔墨,烘托了半天气氛,结果刚出场便被一刀秒杀,成就主角高光时刻的悲催角色。
在袁绍的崛起过程中,颜良基本上没有多少贡献——北灭公孙瓒,靠的是鞠义及其手下的先登死士全程carry;
西破黑山贼,则是吕布和他的并州铁骑大放异彩。
等到鞠义被卸磨杀驴之后,颜良总算熬出了头,有了独领一军的资格,却刚好遇到袁绍集团由盛转衰的历程。
等待他的,乃是整个三国最bug的对手和最不讲理的剧情杀
总结一下,此人老倒霉蛋一个。
但即便如此,颜良也并非一无是处,其人在河北以及青州一带颇有威名,孔融评价“颜良文丑,勇冠三军”,乃是斗将一类的角色。
虽然领兵打仗的本事多有欠缺,可匹夫之勇用好了,在小规模遭遇战或者突击破阵之时往往也能起到非常不错的效果。
袁本初自出道以来,一直走的就是高端路线,名士幕僚向来不缺,可唯独上阵杀敌的猛将找不到几个,颜良也算是凭着一技之长成功入职大公司。
而此时的河北,袁绍看似被三面围攻,实则不疾不徐,堪称进退有度。
北面的公孙瓒独领一州威胁最大,那就让麾下头号猛将鞠义前去拒敌;
西面的黑山贼威胁到河内大本营,乃是不容有失的心腹之患,则由他带领主力亲自出征;
而顺位靠后的颜良则被留在魏郡,也就是邺城附近监视城中的动向,配备的兵力虽然不算多,却正好适合颜良发挥强横的个人武力——出动小股兵力未必能吃得下他,重兵围剿却又浪费战机。
卢植也是考虑到这一点,便选择让徐嘉树前去除掉这颗钉子。
一来徐子茂此前战绩不俗,十数万黄巾尚且不惧,千人左右的战斗规模想必得心应手。
二来就是新投之将,多少要先立下功劳才能大用,否则难以服众,也就是徐嘉树只有先战胜颜良证明自己,才好被委以重任。
毕竟眼下邺城之中,也是暗流涌动。
“怎么了”,察觉到徐嘉树听见敌将的名号之后表情若有所思,唐柔好奇道:“莫非这颜良是一個很难缠的对手?”
“也不能说很厉害吧”,徐嘉树想了想,给了一个中规中矩的评价,“此人在河北这一片挺出名的,据说非常能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