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 (2 / 3)

+A -A

        于是那妖道借着这剑,活生生地将他腹中的宝珠给剖走了,将失了大半法力的他,囚禁在县令府中的柴房里。

        化蛇,出于《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三百里,曰陽山,多石,無草木。陽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化蛇,其狀如人面而豺身,鳥翼而蛇

        行,其音如叱呼,見則其邑大水。”

        文中水生,原型是孽龙。

        孽龙,传说能兴水为害、作恶造孽的龙。引自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相传李太守锁孼龙於离堆之下。”

        传说孽龙为穷苦人家孩子,偶然得一宝珠,被财主索要,遂吞下化龙,与母亲分离,一望一回头,留下二十四个望娘滩,后起水祸,被李冰父子镇

        压,成伏龙观。

        此处对这一传说进行了改编,特此说明。

        四十三、双魂(加更,3700)

        后来,绵娘浑然不知,就这样接近了受伤被囚的水生。

        他原本是恨的,这女娃娃虽然什么都不知道,可凭什么这与妖道狼狈为奸的县令的女儿,能穿金着玉、好好地活在这世上。

        而他什么都没有做错、本着一片赤诚之心将米分给乡亲的妹妹,却魂魄不安,连尸骨都要被炼作利剑,在死后还要被拿来刺向她的哥哥。

        于是他放任绵娘的亲近,为的就是能找准机会逃出去。

        他做得很好,只除了一次,当绵娘懵懵懂懂讲起要挑孩子去侍奉河神之事时,他终于按耐不住怒气。

        河神?

        是吞珠变龙、被迫与水怪缠斗,最后亲妹丧生于自己掀起的水灾里的他?

        还是如今他被囚,又出来兴风作浪,还要被妖道利用去拿人命祭神的化蛇?

        什么河神?!

        他恨极了这两个字。

        绵娘被他吓跑了,可后来又忍不住来亲近他,他耐心诱哄,将这女娃娃哄得听话极了。

        直到昨夜,这女娃不知从哪里听说,他也是祭河神的“孩童”之一,竟从父亲那里偷了钥匙,要将他放走。

        他望着绵娘天真又焦急的脸,一个劲地说着要他快走,说自己偷听嬷嬷说,那些侍奉河神的孩子,哪里有能再回来的,她不想再也看不见他,所以

        让他快逃,等长大了再来找绵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洞仙歌 分卷阅读38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