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建文四宝,内阁初露峥嵘 (2 / 3)

+A -A

        不过这和建文帝没什么关系。

        内阁已成,他召开了建文朝的第一次会议。

        御书房,四张凳子一字排开,落在下首,四个中老年人腰杆笔挺,端坐其上。

        他们的对面是宽大的书桌,上面一如既往地堆满了各种文件奏折。

        只不过龙椅上坐着的,再不是那个威严的老人,而是一个儒雅的年轻人,他的手中紧紧握着那代表天子的大印,似乎一旦松开,便要失去一般。他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目光扫过他的内阁重臣。

        眼神中,有着对这种感觉的新奇,更有着压抑不住的喜悦。

        “诸位,朕初登基,上下事务,颇有不明,还需各位辅佐。尔等皆是朕之心腹,可有何要事,呈上来商议一番。”他故作严肃地说道。

        严济第一个说话:

        “如今头等要事,当在藩王。”

        “藩王之权,未免过大,三护卫成千上万,塞王甚至拥兵数万,一旦有不臣之心,则天下板荡。”

        “且其中多不法者,如齐王朱榑,暴虐骄纵,封地百姓苦不堪言,此等藩王,留之何益!”

        “臣建议削藩王之护卫,圈禁于凤阳,有不法者废为庶民,以示惩戒。”

        是的,建文帝上位的第一件事,便是削藩。

        事实上,对于此时的大明来说,最重要的,也就是这个了。

        只能说,朱元璋设立藩王,以藩屏宗的政策,想法是好的,但是结果却并不是很好。

        明初的藩王,自然不能和汉代列土的藩王相比,毕竟他们没有自己的藩国,但是相比于历史上其他的宗室,却也是超过了大多数。

        别的不说,单说每个王,都有从数千到上万人不等的护卫,这就足以让历朝历代的大多数宗室眼红,更别说塞王个个握有边境兵权。

        朱元璋时期,因为都是他儿子,老子又强势,那这九大塞王,就是九把好用的刀。

        但是一旦洪武皇帝去世,而接任的皇帝不够强力,那这九把刀的刀刃,就将朝向皇帝自己。

        对于宗室而言,这天下,只要姓朱的没换,其他的,都可以换。

        哪怕上位的不是朱允炆而是其他人,这个藩,也是一定要削的,甚至朱标也是一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74章 建文四宝,内阁初露峥嵘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