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第N次犯边,他们冲破长城,肆虐大明的北地,从辽东到山西,无一处不燃起烽火。
朱棣震怒,但是他很快便发现,自己找不到此事的主要责任人,或者说,导致蒙古肆无忌惮地进犯的罪魁祸首,就是他自己。
戍边九王除了秦王一直呆在南京,晋王被废之外,其余的几个王一个不落,全跟着自己打到了南京。他们的军队也跟着来到了南方,驻防在南京的周围。
北地不空虚,那才见鬼了。
合着这事儿算来算去,最后怪得还是自己。
永乐皇帝眼神一厉,眉头一竖,御驾亲征的话就涌到了嘴边。
正好太久没砍人了,手痒。
他本来就是一个很好战的马上皇帝。
但是下一瞬,他就憋了回去,因为有人提出了更好的选择。
蓝玉。
上一个时代的璀璨将星,哪怕是朱棣都不得不在他面前垂眸。
于是被关入狱已经有五个年头的前凉国公,终于走出了肮脏潮湿的监狱。
终于得脱囚牢。迎着久违的明媚阳光,他轻声感叹。
上天还是眷顾他的,那个老人死在了他的前头。
而现在,新登基的永乐皇帝,要重用他了。
五年的狱中生活磨平了他的棱角,现在的蓝玉不复曾经的轻狂与骄傲,只剩下沉着与稳重。
率领着十万大军,他再次踏上了征途。
不过,这只是一时之计,就好像当年洪武在时把蒙古揍得有多惨,但是到了永乐年间,他们又有了屡次进犯的实力,恢复是很快的。
要说南京不适合作为首都,也确实。它与北方相隔太远了,以蒙古的恢复速度,要不了几十年,他们又会组织起大军。而现在是开国之初,明军战力还能够阻挡蒙古铁蹄的进犯,但是等到后面,明军战斗力开始衰退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大一统的大明就要变成南北朝。
不仅如此,朱棣久在北地,北边是他的基本盘,南方这边,就多多少少没有那么的如指臂使。
于是,永乐三年,朱棣在多次思考之后,终于决定迁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