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道文乃是建安朝的左丞相,在魏国的朝廷上位高权重。
紧随他之后,一个文官打扮的上前一步,目光透露出深深的忧虑:“臣附议。正一门只是山门在此,但其门下弟子无数,散落天下,若是一招不甚,真可动摇魏国之国本。微臣也望殿下尽早从正一门撤军。”
赵弘明环视大殿其他臣子说道:“还有其他大臣也这么认为吗?”
“臣附议!”
“臣附议!”
“……”
赵弘明说完之后,又陆陆续续有三五个臣子站了出来,表示支持洪道文的观点。
他眼神微眯着,注视着朝堂其他大臣的表现。
中书右丞萧伯龄目光低垂着,好似在沉思的样子。
原是正一门弟子的几位官员,则一言不发。
赵弘明神魂敏锐,从他们身上捕捉到了一丝幸灾乐祸。
中书左丞洪道文紧接着,苦苦劝说道:“殿下,如今之天下,是武学势力与皇族王室共治天下,武学势力在上,皇族王室在下,此乃亘古不变之真理。殿下这般行径,无疑于挑战于自古以来之至理。一时不慎,便是粉身碎骨。还望殿下能够及早收手,还为时不晚。”
“自古以来,便对吗?”赵弘明笑着说道。
洪道文一愣,马上反驳道:“至理自然是对的。两百多年下来若是错了,也不会运行至今。”
赵弘明没有和洪道文辩经的想法,直接问道:“那依照洪大人,本宫接下来应该如何呢?”
“回禀殿下。依微臣看,殿下应首先将大军从正一门撤下,然后向正一门承诺,以后每年上缴的愿石等财物增加一成,以平息其怒。等殿下登基后,再下罪己诏,平复魏国武学势力之看法,不让其他诸国找到口实。如此依微臣看,此危机便可化解了。”
赵弘明听完这话,怒极反笑道:“这就是洪大人的办法?”
“是。”中书左丞洪道文抬头直视着赵弘明说道:“微臣知道殿下修为高强,但殿下修为再高,一人能抵得过天下悠悠众武夫?”
“能!”赵弘明斩钉截铁的说道。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