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李斯归来 (2 / 3)

+A -A

        “臣李斯谢公子,老臣必当竭尽全力辅佐公子复大秦国力。”李斯信誓旦旦地表态道。

        扶苏知道此刻李斯是真心实意,得到李斯辅佐,扶苏的压力会减轻很多。虽然大秦一半国土已落入各个叛军手中,但是政务却比以前更加繁多了,正所谓乱世多纷忧。

        回咸阳的时候,扶苏刻意安排李斯与他同乘,毕竟朝中还有不少大臣对李斯是有意见的,所以扶苏决定亲自为李斯站台,也好为李斯出仕一事扫清障碍。

        好在扶苏之前发布檄文时刻意漏掉了李斯,并没有将李斯在沙丘之变中的所为公诸于众,否则朝中反对李斯的声音会更多,甚至扶苏都不能压制住。

        翌日,咸阳宫麒麟殿,扶苏顶住压力任命李斯为大秦丞相,至于是右丞相还是左丞相,扶苏并没有说明。

        在这堂朝议中,扶苏不仅任命李斯做了丞相,而且还做出了监国以来的首个重要决策:

        “丞相,还有多少民夫军役在修筑骊山皇陵、长城和阿房宫?”扶苏对李斯问道。

        “禀公子,骊山皇陵有民夫十二万三千余人,军役两万;长城有民夫三十万五千余人,军役五万两千余人;阿房宫有民夫五万七千余人,军役一万余人。”

        只见李斯精准地报出了三项工程的役工数量,对此扶苏满意地点了点头。

        “列位公卿,此三项工程损耗巨大,使我大秦百姓苦难深重,我意裁减这三项工程服役民夫,以减轻我大秦百姓负担,不知诸位意下如何?”扶苏抛出议题后就不说话了,静静地等着群臣的回应。

        “禀公子,匈奴连年犯我北境,多次深入内地劫掠,长城阻挡了匈奴犯境兵威,使我陇西、北地,上郡、云中四郡得以安宁,今公子意欲裁减长城服役军民,恐长城四郡又要遭匈奴屠戮了。修筑皇陵,乃社稷要事,亦不可废懈。臣以为唯有修建阿房宫一事,可裁减民夫军役,咸阳已有章台宫、兴乐宫、甘泉宫等诸多宫室,修筑阿房宫之事可暂缓一时。”待诏博士叔孙通禀报道。

        众臣有些匪夷所思地望着叔孙通:“此时丞相之位已定,凡事应该由丞相首先禀奏为上,这叔孙通率先站出来算怎么回事儿?”群臣窃窃私语了起来。

        “丞相之位已由李斯……”

        ……

        先帝时期曾有大臣劝谏始皇帝不要修筑阿房宫,反被始皇帝赐死,之后再也没有人敢于直言修建阿房宫的弊端了。

        今日叔孙通不仅在丞相之前出言直议朝政,而且还敢站出来提议暂缓修筑阿房宫,实在是胆子太大了,也着实惊坏了一众臣公。

        扶苏阴沉着脸看了众臣一眼,没人敢于直视扶苏,纷纷低下了头。

        再看叔孙通,此刻已经紧张地不知道该如何自处了,焦急地左顾右盼着,希望身边的同僚能站出来声援一下自己。

        看到大家的反应,扶苏觉得有些好笑。看来自己还是有些威严的。震慑一下众臣,后面的决议就好通过了。

        “诸位公卿,叔孙通之言不无道理,只是我大秦今日不同于往日,胡亥窃居大位自立,江东项氏作乱,赵佗自立,再行此劳役,百姓(秦朝百姓称谓为黔首,行文中不用这个词,改用百姓,更有利于读者阅读,还请谅解。)就没有活路了。我意尽数放归所有骊山皇陵、长城服役民夫,只留军役继续修陵、筑长城。至于阿房宫工程一事,就按照叔孙通说的办,暂停建造,待国力强盛再行建造之事,诸位可有异议?”

        经过刚才的“恐吓”,朝中再没有人敢于反对扶苏的决议,朝中百官纷纷表态赞成扶苏的决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秦月当空 第5章 李斯归来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