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万法之道,殊途同归,将夜世界的洞玄、知命强者,其强大之处的本质,就是对天地元气的掌控。我之前资质低下,修行不能入门,如今有了绝佳的修行资质,算是一通百通,花些时日,知命境界于我而言,不过探囊取物。”宁缺如是想道。
有了修行的资质,宁缺只要按部就班的修炼,该有的自然都不会少。
如此,宁缺就安心在岷山深处的这座林中小屋安顿下来,一边抚养桑桑,长大成人,一边积蓄内息,壮大修为。
……
冬去秋来,唐国天启十年,这一年宁缺十四岁,桑桑十岁。
屋外,桑桑轻快的呼唤道:“宁缺!陪我去抓鱼呗!”
屋内,传来少年懒洋洋的声音道:“不要,我要练字。”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一个身穿粗布衣裳,却极有气度的少年,正在挥毫泼墨,书写锦绣华章。
大概是融合了穿越者宁缺的灵魂的缘故,如今的宁缺久而久之,也爱上的书法。
书案上,那一个个极有风骨的篆字,便是宁缺这几年来的手笔,可以说但论书法,他已经不在此世一般书法名家之下。
更有意思的是,越是钟爱书法,宁缺越是从书法一道上感悟到了天地至理。
某种意义上说,文字既是修行者对这方世界的解释,若是能驾驭天地元气,化为神符,亦能衍生出种种神异,发挥出不可思议的威能。
宁缺知道,这大概就是最古老的神符师,当年走过的路,师法天地,感悟天地,最后化为神符。
宁缺不是神符师,但是书法之道触类旁通,加之几世积累,倒是真让他从天地自然中,悟出了神符之道。
“宁缺,你不喜欢我了!”桑桑一把把门推开,径直冲了进来,质问宁缺。
五年过去了,当年那个小小的婴孩,早已成长为稚嫩的女童,虽然皮肤依旧黝黑,但她那一双像柳叶似的眼睛,冰琢似的眸子,衍生出一种难言的气质,依旧让人见之难忘。
“给你!”宁缺随手递给桑桑一把质地非同一般的符纸,道:“省着点用!”
桑桑看着宁缺递过来的那些,上面写着“囚”字的符纸,顿时喜上眉梢道:“知道了知道了!”
说着就迫不及待,往屋外跑去。
这时,宁缺轻柔的声音传来道:“别忘了把大黑伞带着!”
“知道了!”桑桑撇了撇嘴,将自她出生以来就很少离身的大黑伞,背在身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