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客气了。”
“通过金州这些日子的观察,发现你把金州治理的井井有条,我感到很欣慰。能有你这样的栋梁,是朝廷之幸,百姓之福啊。”
“大人才是真正的国之栋梁,属下不过是一洼之地的蛤蟆,不知天高地厚。”
“可我看你有很多话想说,而不敢说。”
“没有。”
熊廷弼是个好人,可不代表他带来的人都不错。
小心隔墙有耳!
不过熊廷弼显然不想放过他。
“你放心,我早把四周的人都遣散了。”
熊廷弼把杯中热酒端起,“你我的谈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杨承应也端起酒杯,接受熊廷弼的敬酒。
两人一饮而尽。
随后,熊廷弼问起三方布置的问题。
“大人,王巡抚不是统帅之才,朝|鲜又首鼠两端,金州力量尚弱,请问真要三方同时进攻,能不能取胜,还是未知之数。”
这是杨承应结合历史的总结,给予的最中肯的评价。
熊廷弼沉默了片刻,问道:“你认为该怎么做?”
“奴酋虽连战连捷,与大明综合国力相比,仍然远远不及。奴酋以武见长,治理则完全不行。”
杨承应认真分析道:“最重要的不在我们这里,而是在朝廷,能不能做到给士兵足额足饷。还要耐得住性子,练兵备战,寻找战机再出手。”
这话更让熊廷弼沉默。
他现在最担心的,恰恰是粮饷问题。长久下去,朝廷耗不起。
更会被误认为是养寇自重。
“除此之外,真的没有战胜敌人的办法?”熊廷弼问。
“国之大事没有捷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