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集子出自兵部左侍郎之手,里面的内容竟然是辽东各方的邸报。
里面就提到熊廷弼的三方布置战略。
还有杨承应在盖州的“辉煌”战绩——斩首上千,俘获数千奴酋士兵。
“我擦,文人一支笔就是厉害,把我的战绩吹嘘了几倍。”
杨承应心里这样想,也看不下去,合上集子。
这时,他忽然明白李尔瞻这么殷勤的原因,原来是信了这本集子上的话呀。
既然如此,我得好好利用这一点。
杨承应承认道:“确有这么一回事,但我也知道,大王似乎不太认可。”
李尔瞻尴尬的笑了笑,道:“实不相瞒,王上派往辽东的使者被努尔哈赤割了耳鼻,羞辱一顿赶了回来,王上为此大动肝火,却也不敢有所作为。”
“哦,这是为什么?”
“哎……兵士孱弱,不足一战。”
李尔瞻一脸的无奈。
杨承应却从他的表情和话里,嗅出一股不一样的味道。
敢这么说自己的王上,又直言朝|鲜士兵孱弱,说明李尔瞻并非一个人前来,背后还有人甚至一股势力的指使。
“这是朝廷的旨意,我也无可奈何。”杨承应坦率地道。
“如此,还请天使上禀大明天子,可不可以减缓一二,朝|鲜国弱民贫,实在折腾不起。”李尔瞻道。
“与其担心这些,不如担心你自己的身家性命。”
这件事,杨承应做不了主,索性转移话题。
“我?我有什么危险?”
李尔瞻一脸诧异。
“我在来的路上,看到无论官绅还是百姓都暮气沉沉,又听说大王深居内宫,不问政事。就算有想法,也要听你们的。”
杨承应双手抱臂,一脸微笑:“这可不是好兆头。俗话说,物极必反,你的好日子快到头了。”
这一抹微笑,落在李尔瞻眼中就成了杀意的微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