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呈秀工于心计,城府极深。做个恰当的比喻,他就好比三国时期曹魏大将军曹爽的智囊,桓范。”
对于这段历史异常熟悉的杨承应,如数家珍。
田英娘笑了:“原来如此,他肯定是知道带再多的人马也没用,所以干脆只带了些随从。”
杨承应一脸不屑:“他怎么来,也改变不了结果。我只对他带来的大家伙,十分感兴趣。”
“大家伙,什么大家伙?”
“天机不可泄露,等我运回来,你就知道了。”
“哼,自家人还这么保密。”
田英娘嗔怪,伸手给杨承应夹菜。
那大家伙可是杨承应梦寐以求,一直想要得到的。
但他担心提前把话说出来,结果让自己失望,就没意思了。
因此瞒着不说。
次日一早,杨承应带着宁完我和山字营、林字营士兵,以及袁可立、许显纯南下旅顺港。
罗三杰等人留在金州城看家。
一路上,行军速度很快。
人逢喜事精神爽嘛,杨承应恨不得下一秒就到旅顺港呢。
到了旅顺港,没有多做停留,就送袁可立登船离开。
杨承应独自为他送行。
“巡抚大人,这些日子多有得罪,还请大人多多见谅。”
“将军一心为国,令袁某十分钦佩,只是将军的一些做法,又令袁某着实感到不快。”
分开在即,袁可立忍不住说了实话。
杨承应最喜欢听实话,连忙说道:“请巡抚大人训示。”
“大明惯例,以文制武。将军屡屡凌驾于方巡按之上,行为是否欠妥?”
袁可立一脸严肃的说道。
“辽东不比其他地方,不能令出多门,如果对方巡按有冒犯之处,我只能说非常的抱歉。”
杨承应直言不讳:“但以文制武的根本,乃是防范武将叛变投敌,这点我相信不用自己多说,巡抚也能明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