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回 大手笔 (1 / 4)

+A -A

        谈判只是走个形式。

        早就定好的事情,若是有变故,大不了再打呗。

        让杨承应真正激动的事,还是这十三门红夷大炮。

        这批红夷大炮,是在力主引进西洋火器的徐光启建议下,明朝陆续从葡萄牙人手中购买得到。

        据说是来自英国沉船上的舰炮。

        为了学会操作,明朝还雇佣了几个葡萄牙炮兵当教官,想京营士兵传授红夷大炮的操作技术。

        结果,在训练时有一门直接炸膛,导致教官当场被炸死。

        剩下的红夷大炮就放在库房里,等着生锈了。

        这些红夷大炮,与当时明朝本土拥有的火炮相比,有很多优点,其中最突出的优点是射程。缺点则是机动性极差,长于守城和攻城,拙于野战。

        但这已经足够了。

        反正自己现在也没能力打出去。

        一向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唯武器论”的杨承应,当他亲手摸到红夷大炮的炮身,感受到炮身传来钢铁的冰冷,竟不由得激动了起来。

        这让站在一旁的崔呈秀和许显纯对视一眼,感到诧异。

        平日里喜怒不形于色,这会儿居然为了这些个铁疙瘩激动了?

        收起疑问,崔呈秀上前道:“这些大炮操作不易,魏公公怕将军不会用,特派京营将领彭簪古来金州,听将军的差遣。”

        话音刚落,一个魁梧的汉子从人群走出。

        彭簪古,是历史一个小人物。

        熟知宁远之战的人都知道,指挥红夷大炮轰击后金的明将,正是彭簪古。

        “多谢,请崔大人回去后替我转达对魏公公的谢意。”

        杨承应说罢,一挥手。

        两个士兵扛着一个大箱子,放在他们面前。

        “略表心意,还请笑纳。”

        杨承应没让人当众把箱子打开。

        意思很明确,里面的财宝哥几个私下随便分了。

        崔呈秀当然懂,微微一笑:“多谢。时间不早了,我们就不再逗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明末:辽东雄狮 第一百二十回 大手笔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