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一脸慈祥的望着自己的高足,笑道:“为师本来是想帮助方巡按节制金州,这个目的自然没达到。
对我来说,这算是辜负了朝廷对我的信任。”
说罢,他长叹了一口气。
孙元化知道,恩师屡次与朝廷重臣不对付,似乎是情商低。实际上是一颗拳拳爱国之心,才看不惯那些重臣的一些做法。
“不过,于我个人而言,却收获颇丰。”
徐光启话锋一转:“几何原本九卷都已翻译完毕,还修正了农政全书。”
说到这里时,徐光启来到了一摞摆放整齐的书前。
“这些书留给你和杨承应,希望对你们有用。”
徐光启轻轻地拍了拍书,显得非常不舍。
“老师,弟子拜谢老师恩德。”
孙元化立刻跪下,向徐光启磕头。
他认识这些书,都是恩师这些年收集的书本,其中有大量的学以致用的书籍,也有一部分西方传来的书籍。
这部分西方传来的书,中间有利玛窦留下来的内容。
可惜几次上奏朝廷请求刊行,都如泥牛入海。
“起来吧。”
徐光启扶起弟子:“离别在即,我有几句话要叮嘱你。”
“请恩师训示。”孙元化低了低头。
“你的才学不在军事战阵,而是火器方面。以后,你千万不要管打仗的事。”徐光启叮嘱道。
“弟子记下了。”
“第二,杨承应心眼不坏,有时候太急躁,你要直言改正。”
“弟子也记下了。”
“你不要去京城任职,那地方不适合你,就老老实实的待在杨承应的麾下。我有一种预感,此人将来不可限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