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荣放下瓦刀,拍了拍手上的土。
“岳父,您不是在开铺子做小买卖?怎么到了这里?”
杨承应将田荣请到远离修房子的工地,好奇地问道。
田荣笑道:“铺子有婆娘管着,她是你的丈母娘,谁敢惹她。我趁着有空,跟着几个老朋友出来,干点活儿。”
“真对不住,让您老人家这么大的雪还出来干活。”
杨承应道歉。
“话不能这么说。”
田荣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以前一天两顿饭,都吃不饱。托你的福,百姓手头宽裕,上我那里买东西的人多了,我一天能吃三顿饱饭,有时候还能吃到肉。”
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让他们把多出来的物资拿到市场上卖,换取的钱财要么存着,要么买生活必需品。
买了必需品,提高生活品质,又可以积极投入生产。
“不光是我,你没看到大家都比以前有力气了吗?”田荣喜滋滋地说。
杨承应满意的点点头:“那就好。不过,您到底是我的岳父,我怎么能让您出来干活。
我回去就派人给您家里送些财物,您不用这么辛苦。”
“不用,我能有你这样的女婿,也是高攀了。”
田荣说道:“等我有需要的时候,再问你要如何?”
“好吧。”
杨承应只好答应了。心里却想着,回去之后,还是让英娘送些物资过去。
别了岳父,杨承应骑马又在附近转了一圈,心里对宁完我和祖天寿几个月的治理,算是心里有数了。
回到指挥使司,就见宁完我早已等候多时。
正堂里,穿着厚厚棉袄,头戴棉帽的宁完我,围着炭盆坐着,炭盆里的炭烧得通红。
看到杨承应到来,宁完我起身相迎。
“宁先生,我说我要休息三天,先生怎么还是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