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回 会见王一宁 (2 / 4)

+A -A

        “杨总兵请讲。”

        “我这次带来了大小船只三百艘,士兵两千六百余人,战马一千余匹,这已经是金州镇的极限。因此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明白。总兵是担心敌人势大,两军交锋会吃亏。”

        “我把兵马留下,全部船只用来运输百姓。除了少量战船,大部分是商船,所以必须要快,迟则生变。”

        “杨总兵,我联络了包括镇江堡在内的明军,总兵何不把他们都带走。只要稍加训练,他们也是一把好手,不输于任何明军。”

        “这样啊。”

        杨承应有些为难。

        按照最开始的计划,他只想偷摸摸的带走百姓,不想和后金军发生交锋。

        倒不是他怕,这不符合主要目的。

        万一两军打起来,对百姓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于心何安。

        王一宁也不知道金州军战力,便道:“我和几个堡的明军都串联好了。大家共同举事,一起携带百姓撤离那里。”

        “先生误会我了。我岂是惧怕打仗之人,只是此行目的在于把边境难民接走。如果攻打镇江堡,那不是要把镇江一带的百姓也要带走。”

        杨承应担心拖延下去,把后金的主力调过来就麻烦了。

        “杨总兵,那些被建虏扣押的百姓也是大明百姓,不能弃之不顾啊。”

        王一宁有些急眼了。

        在他看来,要么不救,救就该都救走。

        如果放着这些百姓不管,他们会心生怨念,对未来不利。

        杨承应起身,在甲板上来回踱步。

        他一直把教诲放在心头,不能犯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错误,不能在撤退时犯逃跑主义错误。

        后金主力全在辽西,可是李永芳及麾下的部分后金精锐,据说就在凤凰城。

        敌人数量不明,自己手上只有两千六百多名士兵,必须谨慎。

        耿仲明、苏小敬等将领伫立在甲板上,默默注视着自家主帅。

        “杨帅,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与其等敌人来攻,不如我们趁敌人不备,先下手为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明末:辽东雄狮 第二百二十七回 会见王一宁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