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回 老规矩 (1 / 4)

+A -A

        杨承应组织这么大规模的船队,当然不只是运百姓,还要运送一些货物。

        把金州产的布匹、蚊香、肥皂等运到朝|鲜,再从朝|鲜带回粮食,药材,马匹等物品。

        商贩们也可以带貂皮、鹿茸带到金州镇,再运往内地。从金州镇把生铁、书籍等违禁品和正常贸易货品运到朝|鲜。

        等于是把商贩的船只统筹起来,边经商边运人。

        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充分利用船只的空余。

        徐光启其实对此心知肚明,但没有检举,只要能把百姓运到大长山岛,这些小动作他都容忍了。

        通过船队,杨承应也把士兵需要的物资,如粮食、被褥、衣服等运到铁山,保障士兵的吃穿用度。

        到了三月初,已经饱餐十余天的陈|良策麾下明军,一个个红光满面,精气神和以前大不相同。

        这时候,杨承应把他们召集到校场。

        “诸位,在我金州镇当兵,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杨承应伫立在点兵台上,“你们也吃了这么多天饱饭,是该展现你们价值的时候。”

        点兵台是临时搭建的,用木头和石头垒出来的四方高台。

        站在上面,杨承应能保证站在很远的士兵都能看见他。

        等杨承应说完,这群明军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听说金州军要求很严,看来是真的。”

        “可不,你看金州军一个个膀大腰圆。”

        “我还看到他们手上都是老茧。”

        “据说是训练出来的,可见他们训练很辛苦。”

        “但给的钱多啊,赏赐也多,你看我们这次吃的多好。”

        “哎,希望自己能被选中。”

        这些议论声多起来,现场立马沸腾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明末:辽东雄狮 第二百三十六回 老规矩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