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程度上说,金州镇成了天启皇帝心中的一剂强心针。
“虽然如此,也不能过于骄纵。”
公主严肃地说道:“皇帝可不能忘了唐末藩镇!”
朱由校笑了:“我派了纪用和霍维华在金州镇监视,问题不大。”
看皇帝袒护到这个程度,公主还能说什么呢,长吁了一口气。
这时,徐光启被魏忠贤领到屏风后面。
“臣徐光启,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万岁。
拜见公主,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徐光启跪在地上,弯腰磕头。
朱由校命人给徐光启赐座,隔着屏风说道:“徐卿,杨承应把大长公主派往金州镇打前哨的奴才赶走,你可知道此事?”
“不知道,才听陛下说起。”
徐光启恭敬的回道。
“你怎么看这事?”
“恕老臣直言,杨承应是吃软不吃硬的人。想来公主府上的人,和他在某些方面起了冲突,才被赶出来。”
徐光启话音刚落,公主怒道:“徐大人,你这话可有偏袒杨承应之嫌疑。”
“回公主,非老臣偏袒,而是实事求是的讲。”
徐光启恭敬的说道:“杨承应待在镇虏城,正在北上剿贼安民,袭扰建虏的盖州等地。
倘若没空回金州城,而公主府家奴要他回去,这都会引起冲突。”
听到杨承应待在镇虏城,朱由校吃了一惊。
怎么既没有杨承应的邸报送上来,也不见王在晋有相关的邸报。
这话不好问徐光启,不显得自己没及时掌握前线军情。
朱由校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哦,这的确有可能。”
公主听出皇帝的口气,只好沉默不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