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回 求知学堂 (3 / 4)

+A -A

        张景岳笑道:“恕老夫眼拙,一直把杨帅当成是不通文墨的武夫,经历过今天的事情,才知道错的离谱。

        杨帅精通百家,令老夫刮目相看。”

        “末学这点技艺,不敢在鲁班门前弄大斧,”

        杨承应笑着说道:“对于医术只知道皮毛,这些学生都快被我带歪了。”

        “不不不,杨帅教的极好。”张景岳连连摆手。

        两人边走边聊,亲卫牵着高头大马,在后面跟随。

        当张景岳提出想看一眼求知学堂,杨承应当即应允。

        众人上了马,一行人策马徐行,前往城南。

        之所以把学堂设在城南,这与历史有关。

        镇虏城兴建之初,为了防止敌人来犯,伤及正在读书的孩子,就把学堂设在南边的方向。

        遇到最坏的情况时,能及时组织学生向南转移。

        学堂从一片荒芜,如今已成为了占地面积最大的宅院。

        主体是杨承应拨款修建。

        宅院里的桌椅板凳,或者木柱等不少是百姓捐赠,希望孩子们能好好学习。

        张景岳到时,看到这个规模宏大的学堂,吃了一惊。

        镇虏城里,府衙小小的,杨承应总兵府邸小小的,安置贵客的馆驿小小的。

        最大的是学堂和兵营。

        到了府门前,众人翻身下马。

        张景岳整理了一下衣冠,这才在杨承应带路下,走进学堂。

        门前一副对联,乃是诸葛武侯流传后世的经典名言: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进入学堂,第一眼便看到庭院中间立的孔圣人石雕像。

        张景岳上前,恭恭敬敬的拜了一拜。

        杨承应跟着拜了拜,然后给张景岳带路。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明末:辽东雄狮 第二百八十一回 求知学堂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