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待在旅顺港的纪用手中,是杨承应发出邸报的第二天上午。
此时,杨承应已经在撤第三批百姓。
纪用一看自己功劳第一,啥也不用想了,当即盖上私章,交给手下送往京城。
从旅顺港出发到天津花了七天时间,再用三百里加急,已是八天之后。
纪用报捷的人抵达京城,时间是天启三年的九月初八,
正是重阳节到来的前一天。
此时,杨承应还在迁徙百姓的途中。
第一批撤离的百姓都还没抵达镇虏城。
撤退这么慢,因为天公不作美,下了几场雨。
道路泥淋不堪,柴火也都是湿的。
迫不得已,全军上下都只能啃冷馒头,湿衣服穿在身上,靠体温把它烘干。
不少孩子衣不蔽体,杨承应只得把他们都集中起来,用不太湿润的柴,加火药,点燃烤火。
不少人跟着效仿,这才缓解了穿湿衣服的窘境。
皇宫内,宫中一干宫女太监也忙活开了。
要赐宴,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能不忙嘛。
朱徽娴所在宫殿,也是一样的安排。
按照重阳节的习俗,她给自己做了一个香袋,里面装上一些碎的茱萸,驱虫去湿。
“公主做的荷包真好看,手工比奴婢们都巧。”
春桃小嘴像抹了蜜,夸赞自家主子。
朱徽娴微微一笑:“就你们会说话,专挑好听的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