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杨承应已经琢磨透皇太极的想法。
不得不说,皇太极要比他的父亲狡诈多了。
换做是他父亲努尔哈赤,早提大兵来与金州军决一死战。
皇太极却没有,反而派了个使者前来,指责杨承应在破坏和谈。
他的用心很歹毒,如果杨承应遵守和谈,变相承认了“后金国”这回事。
如果杨承应不答应,这口黑锅就要盖在袁崇焕头上,皇太极既师出有名,又为以后的事做铺垫。
宁完我也觉察出来,看向杨承应。
杨承应沉吟片刻,便道:“回去告诉皇太极,李朝乃大明的附属国,决不允许尔等欺凌。如果他想继续攻打,那我只好继续北上。
皇太极打这一场仗,无非是为了两件事,一是粮食,二是立威。
我这么迁徙百姓,看谁顶得住。另外,阿敏真的会听皇太极的吗?
我知道,四大贝勒共同南面理政,谁能压倒谁!”
希福面色微滞,一时无语起来。
杨承应的话实在“直接”,竟把皇太极的心思全部说出来。
最后,他只得颓然道:“既然双方谈不拢,在下告辞!”
“好走,不送。”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杨承应很大方的放希福回去,把自己的话转告皇太极。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黄昏时分,漫天的鹅毛大雪飘飘扬扬地洒落下来。
不多时,就将四野变成一片白茫。
冒着风雪,希福离开明军大营,返回沈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