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将领也注意到巴哈纳在观察他,对身旁的儒生打扮的人说了几句。
那儒生听罢,转头看向巴哈纳:“大帅让我问你,你是不是巴哈纳?”
“是,如果不是,你们会把我带到这里来?”
听完儒生用女真语说的话,巴哈纳把头一昂,毫不客气地说道。
年轻将领听完翻译,笑了起来:“有点意思。如果我没说错,你应该是奴酋皇太极的远亲。”
“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
巴哈纳依旧昂着头,非常不屑地说道。
“福满生有六子,德世库、刘阐、索长阿、觉昌安、包朗阿、宝实。然而努尔哈赤创业之初,除包朗阿的子孙没有参与,其他子孙都有参与谋害努尔哈赤。”
当儒生把年轻将领的话翻译给巴哈纳听,巴哈纳整个人都震惊了。
明军之中,极少有人能捋清楚这复杂的关系,以及背后的掌故。
再结合年轻将领的年龄,巴哈纳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眼前之人,不是别人,正是杨承应。
他不在盖州前线?居然在这里!
巴哈纳甩甩头,盯着年轻将领问道:“你是杨承应?”
“没错,我就是。”对方回答的很干脆。
“你不在前线待着,居然出现在这里。”巴哈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有的时候,我不一定需要待在最前线。”
杨承应直直的注视着惊讶的巴哈纳,嘴角带着淡淡的微笑。
对于这群非真正宗室的觉罗远亲,一定要区别对待,是可以拉拢的对象。
但拜山是包朗阿的曾孙,而包朗阿的子孙是唯一没有参与谋害努尔哈赤的,非常难拉拢。
觉罗郎球年龄比较大,也非常不容易拉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