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四回 劝说孙应元 (2 / 3)

+A -A

        弘光朝廷在干嘛?

        答曰,内斗。

        从八月十五日弘光政权建立,到十月初九杨承应即将南征,内斗一刻都没停歇。

        并且开创了新打法。

        史可法为了尽可能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建议弘光朝廷,赦免崇祯年间投降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后来投降杨承应的大臣。

        马士英和南京官僚们嘴上同意。

        此举吸引到部分地方官员脱离大顺和杨承应,南下投靠弘光。

        然后,麻烦来了。

        凡是走马士英的门路求官的,不管你此前是否真的「投贼」,一律按投贼论处,大力弹劾。

        同理,凡是走南京官僚们的门路,也会被马士英扣「通贼」的大帽子极力迫害。

        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曾经给张献忠献美女和财宝,得到大西政权锦衣卫都督的刘乔,因走马士英的门路,被南京官僚们疯狂弹劾,还是被马士英留用。

        不仅如此,马士英还委任心腹公然索贿,谁不行贿就扣上通贼的大帽子,大力迫害。

        逼得弘光朝廷的大量中下层官员不得不掏腰包,以求躲过一劫。

        注意是中下层

        ,而不是上层。

        马士英之所以这么疯狂,是因为他有一个不好说出去的原因。

        弘光政权的所有财政开支,全靠马士英胡作非为得来的钱,勉强维持着。

        一是弘光皇帝本人各种奢靡开支,二是填补军费亏空。

        没有钱,怎么安抚尤世禄、江北四镇、浙兵等大小军头啊。

        再加上弘光皇帝穷奢极欲的享受,比如到处抓民女充实后宫,把南京城闹得鸡飞狗跳。

        马士英被搞得焦头烂额。

        这样一对比,北方限制族田、重新分配土地的杨承应,是不是突然看上去眉清目秀。

        最关键是人们发现,杨承应在保护中下层的利益,对付的也是占极少数的大官僚。

        然后仔细一琢磨,杨承应建立的政权高效、行动力强悍,军队又百战百胜,对民间的救济力度大。

        于是,北方看似闹得很凶的反抗,在几个大家族被镇压后,逐渐得到平息。

        再加上前线军事的节节胜利,让杨承应有了南征的基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明末:辽东雄狮 第一千零一十四回 劝说孙应元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