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九德毕竟是孙应元的旧主,又是孙应元麾下京营的主子,史可法认为他能作用。
史可法写了一本奏疏,希望朝廷同意敕封李本深为提督,统率高杰旧部。同时,把胡茂祯划到督师标营,在他麾下听用。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折腾,史可法也算是学乖了,手里没有一支军队是不行的。
胡茂祯也同意,因为做了标营总兵,他可以额外得到饷银。
然而,朝中有马士英,一切都白搭。
马士英内斗内行,外斗外行。一眼看出史可法这样做,可以稳住江北势力最大的一支军队。
如果史可法稳住了,那么他马士英不就危险了。
于是,马士英驳回了史可法的奏疏,代弘光皇帝下诏,命高元爵袭兴平伯爵位,统领高杰旧部。
同时加封他的心腹文官卫胤文为兵部右侍郎、总督兴平伯标下兵马镇将、经略开封归德府防剿军务,等于空降一把手。
卫胤文和高杰一样是陕西人,曾经投降李自成,后来投降了杨承应。
他被杨承应的政策吓到了,连夜跑路,南下投奔马士英。
按照他的「成分」,不定个通贼说不过,但愣是啥事没有,还破格提拔。
马士英提拔他,除了因为卫胤文会来事,比如弹劾史可法,还因为卫胤文当过高杰的监军(摆设)。
和高杰麾下六大总兵勉强混个脸熟。
可是,包括马士英在内的这群文官不了解,在军头面前最好的脸面是实力,而不是靠一张嘴。
史可法能安抚他们,是因为史可法
替他们获得利益。
卫胤文有什么?
所以,卫胤文到徐州赴任的时候,直接没人搭理他。
连个迎接他的人都没有。
「岂有此理,这些总兵竟不把本大人放在眼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