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婧眸光一凛,嘴角勾起冷笑:“当然是用他们的鲜血来开祠,祭奠为大禹光荣牺牲的将士!”
——
第二天是对凯旋之师的封赏,早朝群臣齐聚,全是对凯旋之师的赞美,以及对叛军贼首的批判。
“皇上,此等叛贼千刀万剐不为过,臣建议三司会审将他们的罪行一条条列出来,再实行活剐之刑!”
“对,老天开眼,让沙将军他们活捉了回来,不对他们实行酷刑都对不住他们对天下百姓造成的伤害!”
“行刑一定要在菜市场门口,让全京城的百姓都来围观,让大家看看背叛朝廷是什么样的下场,以此警醒世人!”
当然这次立功的武将也要封赏,但是文武官员处于天然对立状态,文官绝口不提怎么封赏这些出生入死的将士。
勤政殿朝臣对于如何处置覃浪等人各抒己见,讨论的极为热烈。
而京畿大营的官兵将覃浪等人从京畿大营押解进入京城,京城的百姓闻讯匆匆赶来。
一时之间,京城万人空巷,进城的主大街被百姓挤得水泄不通。
有不少百姓是当初从京城随朝廷南迁到建康,如今又迁回来的。
他们当初在建康时,建康被叛军攻陷,城中就有不少百姓遭了秧,更有不少姑娘小媳妇受了辱。
如今覃浪被朝廷官兵活捉回来,和叛军有着血海深仇的百姓看见覃浪,那就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恨不得将他剁碎了喂狗。
有官兵拦着,他们近不了仇人的身,那就隔空报点仇。
什么烂菜叶、臭鸡蛋、牛粪等等,往他们身上砸。
实在没有这几样的百姓,便提着篮子捡了不少石头、土疙瘩,等覃浪等人坐着囚车从他们面前经过,别管三七二十一,纷纷往他们身上招呼。
这样的辱骂对待,可能是覃浪不曾想过的,他现在后悔,当初逃出大禹怎么就没再逃远一点,逃到没什么武力的高句丽,真是猪油蒙了心,脑袋生了锈。
此时此刻,押往刑部大牢的覃浪几人头上脸上身上都挂满了烂菜叶、臭蛋液,加搽上点牛粪,那形象真是怎么狼狈怎么来。
覃浪的幕僚这会儿后悔死了,在覃浪兵败的那一刻,他早就该和他分道扬镳了,为何还一直跟着他不撞南墙不回头呢?
如今好了,这一幕必然会被史官记载在册,遗臭万年,永远都被钉在了耻辱柱上扒不下来了。
更甚者,有可能被写入课本,让后世读书人引以为戒,成为反面教材。
早朝的朝会上,大禹的版图扩大,李景福成了大禹除了始祖皇帝之外,大禹最有成就的皇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