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兄迷出路 (1 / 5)

+A -A

        宴会后数日,李著到家了。他今年二十一岁,去省城数月脸显得黑瘦许多,只有那双眼睛和还那么乌亮。中举后不知为何没见多少喜悦和自得,反而显得更沉稳、更少言语。

        家里少不得又是一通乱,李严夫妇天天围着长子合不拢嘴,暂时把分家的话题先搁置一旁。三房为此迎来送往忙了整整三日,李府门口才逐渐消停下来。

        第四天,李丹走进长兄住的院子。李家到李丹这一代有堂兄弟五个,除去李硕因为和李丹是同父异母血缘较近,来往最多、最亲密的其实是这位长兄。

        当年李丹刚回乡,二哥李靳仅比他大两个月,乃是全府宠溺、撒泼耍赖的好手。两个弟弟李勤和李硕尚小,还在懵懂之间。

        李著却已满十岁,是他关怀、照顾弟弟们,也是他在学堂里保护李丹不受欺侮。只是后来李著被送到南昌的书院读书,李丹便很少再见他。

        直到前年李著回家备考县试兄弟俩才又见面。去年夏初李著迎娶了朱氏,加上备考乡试,兄弟俩相见就越发少了。这次再见,李丹站在长兄面前竟有了些陌生感。

        “怎么,你成日里在家闹天宫,见到我就装成猫了?”李著说完嘴角露出几分笑意。

        李丹见到熟悉的笑容松口气,上前见礼说:“大兄怎的这般黑瘦了,竟让小弟没认出来?难道在外面吃不少苦?”

        “吃苦事小,忧国事大呵!”李著叹口气,情绪倏地又低落下来。

        “大兄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李丹有些惊讶。

        这时朱氏带个小丫鬟来奉茶水,笑着对他说:“三郎不知,你大哥这次回来好似换了个人,话也少了,不见访客的时候常常在这株茶花旁踱来踱去,好似考场上三日尚且意犹未尽似地。”

        “唉,那三天可真是,苦不堪言呐!”李著摇手:“不提也罢。”

        “究竟什么事让大兄这样忧心?”李丹谢过嫂嫂,待她离开后又把话引归正题。

        “我自书院归乡两年专心圣贤书,对外面的事充耳不闻。

        谁知这次赴考、返乡竟两次遇贼于道,还好都化险为夷,却让为兄心忧不已。太平来之不易,怎么现在又开始闹起来了呢?”李著低声道。

        “可是有人作乱么?”李丹吃惊地问,他也久在城内不知外界情形,没想到自己兄长会遇到贼人。“兄长可是将贼人打退了?”他知道李著也会些剑术,遂问。

        “非是兄长之能。去时恰好有弓手、捕快围捕贼人,是以为兄获救。返乡时是路遇侠士相助,转危为安。不然,凭我区区这点剑术,能抵挡一、二人已是尽力矣!”

        李著摊开两手:“我只是纳闷为何现在世道成了这样?

        那位救下我的大侠一路护送到余干,路上听茶博士闲聊,才知今上往江西派了大批内监充作各地矿监,以致矿主、工头与之对立,赣州那边甚至有杀矿监驱逐官军者。

        这些动荡中逃出来的矿奴、矿工散落各地,有不少便聚集亡命做起不法的勾当。”

        “原来如此?这不等同于造反么,官军为何不剿?”

        “说造反也未见得,多数只是劫道、绑票而已,人数不过十几、数十,没有到要出动官军进剿的地步,但地方上又无力抓捕,所以……。”李著摇头:“不管怎么说,这不是好兆头!”

        “所以兄长心忧不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布衣首辅 第十章 大兄迷出路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