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和尚跑了 (2 / 4)

+A -A

        “朱友涛引退待勘,所以陛下目前还未任命新的人选。”韩谓回答。

        “那么韩大人推荐何人入阁?”

        听皇太后这样问,韩谓愣了下。他先是没想到皇太后会关心内阁人数,而且也没准备在这地方谈人选问题。猝然被问,他犹豫下便说:

        “郑同澜现任同善阁直学士,吏部尚书,臣以为堪为人选。”

        “嗯。既然有人选了就该早些让陛下知道,四个人的内阁这么长时间还不补齐,怨不得皇上对你生气。”皇太后嗔怪地说完,让韩谓先回去:

        “你来找我无非是因为陛下恼了冷着你,不过你也别有怨气,陕西局势一天天恶化,内阁对奏本没有个统一的意见怎行?

        那毕竟是帝国西边最重要的省份,卿还是以国事为重,早些与同僚们议出个结论才好。”

        韩谓出来仔细一想,明白了皇太后的用意。果然,下次御前会议赵拓出现了。“关于内阁缺员之事,首辅推荐郑寿入阁,诸公可有不同意见?”

        看看那三位都没开口,赵拓却问:“先说说陕西的两个文件吧,诸公可还有什么异议?”

        “臣无异议。”韩谓立即回答。

        郑寿入阁令谢敏洪措手不及,他没准备应对这个话题,还未来得及反击韩谓又同意了陕西的奏本,而且马上古林和仪中生也表示没有异议。

        谢敏洪觉得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自己身上,一番挣扎之后也只好躬身:“臣,亦无异议。”不过他马上回手反击了一刀:

        “郑大人入阁,臣建议调南京吏部尚书入京接任,然后南京吏部可由工部左侍郎扬中接任。”

        南京吏部尚书是福建人,谢敏洪这是要将吏部趁机拿下,同时用个明升暗降,将正在朝中形成第三势力的扬中赶到南京去坐冷板凳。

        赵拓从和李丹的交流中便已经对臣子们的这种小集团现象了然于胸。用李丹的话讲这种小集团不能没有,但不能任其做大。

        大了形成强有力、有自己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党派不利朝廷稳定;但是没有小集团铁板一块,皇权就受到治权的威胁。

        赵拓此时看到谢敏洪的表态心中了然,说:

        “南京吏部尚书可是晋国威?那是个方正的人朕知道,他来接替郑卿甚善!不过扬卿年轻,去做吏部尚书还有些不足,内阁另拟票来看。”否决了让扬中去金陵的提议。

        很快,陕西又来了新的银行和新钞相关的几个文件。郑寿这下看明白了,这就是皇帝和李丹联手演的双簧。

        既然肯定要通过,他希望趁着户部还在自己手里完成它,不想把业绩留给后来的人,所以这几个文件几乎没有任何悬念地通过。

        皇帝得到的就是与内阁达成默契,朱瞻墡的案子仅仅以他交友不慎的过失罚银三千两,然后皇帝让他去同文馆主持外文书籍的翻译和刊行去了。

        李丹不知道这些细节,但他从行人司送来的皇帝给他的密信中大概了解到朝堂上曾经有过的争执和荆湖、江南两派的争执。

        同时也从审杰的信中了解到扬中、孙凎等青壮派被谢敏洪激怒,很快在朝堂上提交了对高莫龄的弹劾,说他擅自将中书文卷带回家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布衣首辅 第三百二十三章 和尚跑了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