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宛芝笑笑道:“这一次赵珩可不是胡说八道,你们若是成了好事,一定要回长安来办一场喜酒的。”
谢瑾与姜璃对视一眼,两人的脸都通红。
“姑娘。”
陆宛芝见着玉禾而来,连道:“你刚生产,怎么就来了江边呢?快些回去吧,放心,我会与赵珩回来的。”
玉禾道:“那姑娘您慢走。”
梁王扶着玉禾道:“替我向父皇母后拜年,明年我再带两个孩子回长安过年。”
赵珩点头道;“嗯。”
船只起锚时,天也大亮了,赵珩见着不少百姓不断地涌到码头里来,手上都拿着三炷清香,在码头处跪拜。
“请青天大老爷留在山阴。”
赵珩见着码头上弥漫着的清香之烟,他的眼眶红红的,用着一口流利的越州话道:“我回来的,我一定会回来的,你们放心,我哪怕在长安,也一定会挂记着你们的。”
陆宛芝摸着自个儿已有六个月的肚子,见着越来越远的山阴码头,想起三年前离开长安时,来得是她与赵珩。
这次回去长安,不仅有两个孩子,还有腹中的女儿。
赵珩与合宜两叔侄郁郁了两日,才从离开山阴的不舍之中走出来。
承儿亦是天天喊着珊珊,直到到了长安码头处,才忘记了珊珊。
船只到长安码头后,离慈居庵甚近,陆宛芝与赵珩便领着合宜先去了一趟慈居庵。
长安刚刚下过了一场大雪,去慈居庵的山路甚是难走。
赵珩牢牢扶着陆宛芝,“小心些。”
陆宛芝轻点着头,走了约摸着半个时辰才到了庵堂里,庵堂大门紧闭。
陆宛芝扣着庵堂大门,便来了一个穿着海青的女子打开了大门,“阿弥陀佛,施主,我们庵堂不接外边香客的。”
小尼姑看了眼赵珩道:“尤其是不接男香客的。”
陆宛芝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小师傅,我们是大皇子妃的故人,劳小师傅进去禀报一番,就说是合宜郡主来了。”
小尼姑听是合宜郡主,望着跟前的合宜,道:“原是合宜郡主,快快请进。”
合宜三步并做两步地往里边跑着,见着在院子里堆着雪人的孟静姝,喊道:“娘亲!”
孟静姝见着跟前一年多不见,却已长高了不少的合宜道:“合宜!”
合宜扑入了孟静姝的怀中道:“娘亲,合宜好想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