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倒是无所谓,现在他的工作重心放在自动伞的研发中。
王主任显得很积极。
这些事情都是后话了,李爱国并没有关注。
只是今天跟港城那边打了电话,杨继宗表示设备还没有到位。
“等俺进了火柴厂,俺就不要救助了。”
他之前也听说过这个火车司机妹夫挺有本事的,但是这可是副车间主任啊,算得上是领导干部了。
“四合院贫困基金会?”王主任愣住了。
陈行乙鼓起勇气,跟工人们打听了相关程序,带着手续文件来到了负责技术测试的领导跟前。
倒不能怪他眼神不好。
长辛店铁路工厂是大型国营工厂,而且还是铁道口的工厂,对于职工的要求很高。
“这个好说。”李爱国道。
在三家离开前,李爱国喊住了他们。
街道办王主任把四合院扶贫基金会的报告递交上去后,很快得到了区委的肯定。
2314次列车包乘组是最近前门机务段冉冉升起的明星班组,正班火车司机杨易曾经打破过李爱国的时速记录。
只是杨继宗当时在电话中显得支支吾吾的。
“爱国,我会把写一份报告给区里面,要是区里面答应的话,那咱们就能在全街区推广了。”
这几家有了收入进项,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那么扶贫基下一期,就可以帮助其他住户了。
我仔细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儿,回到魔都机务段后,便向上级提出申请,要求去京城的大学进修。
见到李爱国竟然跟车间里面的领导认识,陈行乙惊得合不拢嘴巴。
机修车间副主任杨兴寨刚板着脸将一个出了岔子机修工撵下去,心情正不好着,现在见到有人没头没脑的走上连,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杨兴寨拉着李爱国的胳膊坐下,盯着他的眼睛说道:“我来到京城之后可是听说了,你搞了个工作室,又搞出不少发明,什么时间有机会的话,能不能让我去参观学习。”
王主任的眼睛越来越亮,瞬间意识到这种贫困基金会的可行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