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绝对批准!我马上回办公室召开段领导会议!”
有钱不赚是王八蛋,邢段长自然不是王八蛋,立刻意识到了自动伞的钱景。
方便面因为摊子铺得太大,大部分利润都被总局拿走了,还要分给各地的包乘组。
自动伞则不同,高昂的售价已经决定了它不可能像方便面那样畅销。
这对于前门机务段反倒是一件好事。
前门机务段完全可以把自动伞的生产销售工作抓在手里面。
每年就算是只能卖出一万把自动伞,也足够给机务段的职工们发放奖金了。
机务段的职工工资不低,但是工人大部分都拖家带口,靠着那些工资过日子,日子比较辛苦。
有了这笔钱的话,工人们的日子能好过不少。
机务段的职工之所以能够把机务段当成家,为了铁道的发展奋不顾身,那是因为机务段的领导真把他们当成了兄弟姐妹。
自动伞的扩大生产项目,以全票同意的方式,获得了段领导们的同意。
邢段长亲自到总局要来一批材料的供应额度,又跟红旗雨伞厂协调了生产工作。
自动伞虽然生产步骤复杂,生产难度高,但是加工费也比较高,红旗雨伞厂当时就停掉了一批老式雨伞的生产工作。
一把把印刷有各种图案的自动伞被生产出来,运送到了前门机务段,陆陆续续投放到了市场上。
为了防止有人仿冒,每把自动雨伞的伞柄上,都被雕刻了一行独一无二的序列号。
跟李爱国预料的一样,系列自动伞的出现,并没有打消那些大院子弟购买自动伞的欲望。
有些大院子弟反而开始热衷于收集自动伞了每样买一把,藏在自家的柜子里,可以向那些小姑娘们展示自己的“实力”。
甚至有些稀有的雨伞,被炒出了高昂的价格。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了。
自动伞交给机务段负责生产后,李爱国又恢复了往日的悠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