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乐户小凤仙,刘大利伏诛 (1 / 8)

+A -A

        老猫询问何为“乐户”,孟段长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支支吾吾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这时候,当地的一个小队长走上前,将“乐户”的来历解释了一遍。

        老猫和李爱国都听得啧啧称奇。

        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吴汉三镇是国内繁华的大城市。

        娼支业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繁盛期。

        当时官方为了搞钱,首先是“规定娼区”,划定支院的营业地区;

        支院的名称统一称为“乐户”。

        白天,乐户门前须挂上统一制发的磁质白底蓝字的“乐户”标牌。

        晚上悬挂写有“乐户”的“门灯”。

        这不就是所谓“红灯区”嘛。

        对从业支女,则要求胸佩“识别花”(相当于现在的“上岗证”),又定期检查其是否患有花柳病。

        这些“配套服务”做过之后,官方则名正言顺地征收“花捐”。

        包括乐户捐、旅馆寄居花捐、支女执照费、乐户执照费等各种名目。

        为了吸引眼球,吴汉还不时举办“女支女大选”。

        而且做得比较“正规”,其红火程度一时也不亚于当今的各类选美。

        每逢这种“花界选举”期间,一些小报会刊登选票,每张收取少量费用。

        而一个走红女支女,便会责成各自的熟客为其买票。

        有些大手笔的票客,为力挺中意的女支女,往往成包买入,称为“打包票”。

        这个评选过程则类似于科举考试,前三名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以下便是翰林若干名。

        获得名次的女支女身价由此大涨,在乐户业中的地位也大幅提高。

        李爱国明白过来后,诧异的问道:“解放后,这些乐户不是都没有了吗?跟刘大利有什么关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第572章 乐户小凤仙,刘大利伏诛 (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