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的轰鸣声、人们的呼喊声、工具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属于铁道人的乐章。
开了晨会,李爱国拎着牛腰子饭盒,带着刘清泉和老郑来到了站场上。
站场上一片繁忙景象,火车静静地停在铁轨上,像是一个个等待出征的钢铁巨兽。
正当李爱国准备检查机车,便看到黄婧带着副司机和司炉工来到了站场上。
“师傅,准备行车?我来帮您检修吧。”
黄婧一看到李爱国准备钻到车下面检修,二话不说,迅速把自己的铁腰子饭盒放在地上。
然后利落地蹲下身,拿起检修锤就在车底忙活起来,一时间,车底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
刘清泉看得有点眼馋:“爱国,你收了个好徒弟啊。”
李爱国这会儿没别的事儿,给刘清泉和老郑递了根烟,蹲在站场上笑呵呵道:“老刘,你好像也有好几个徒弟吧,就没有拔尖的?”
刘清泉在前门机务段里也算是老副司机了,解放后还曾担负起为段里面培养副司机的重任,收了好几个徒弟。
“哎,别提了。”刘清泉深深地吸了一口烟,脸上露出郁闷的神情,“你的徒弟能帮你检修机车,老郑的徒弟能帮老郑铲煤,我的徒弟呢……能干什么?难道让他们代替我当猫头鹰啊?”
李爱国仔细一想,便哑然失笑。
可不是嘛,副司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瞭望,行车出发前,得全神贯注地盯着信号灯,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可不就跟猫头鹰似的嘛。
这么说来,副司机的徒弟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相对而言确实没那么明显。
黄婧如今也算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了,没一会儿的工夫,就完成了火车的检修工作。
她从车底爬出来,抬起胳膊,用袖子擦了擦略微沾上油污的面颊,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说道:“师傅,一切正常。”
“黄婧,你们K16次列车不是应该半个小时前就出发了吗?”
李爱国站起身来,正准备带着刘清泉和老郑登上火车,突然扭头看向黄婧,眼中带着一丝疑惑。
黄婧略带无奈的说道:“准点确实是应该在八点十五分出发,可是今天货运车间那边有两车皮的货物,要捎带到吉春,所以我们便推迟了发车时间.”
在这个年月,火车数量有限,铁路线路又紧张,客运列车挂在货车车厢后面一起运行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黄婧还要解释,远处传来了副司机的喊声:“黄司机,调度命令下来了,咱们可以出发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